新生事物的起步常伴随着混沌期的野蛮生长,比如网络视频行业。如果说票房测量电影市场的高低,收视率检验电视市场的冷暖,那么反映网络视频是否受欢迎的一个直观指标就是点击量了。公众所看到的视频点击量数据真实性到底如何?又有多少点击量是靠“刷单”刷出来的?这些问题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在淘宝输入“视频点击量”等关键词搜索发现,视频刷点击量的需求,已经养活了不少淘宝店家。(据6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 300元就能买到4000万点击,对于网络视频的制作方来讲,这个价格并不贵,在点击量成为最直观的指标之际,花钱“刷单”买点击量,就是最简单粗暴的推广模式了,可以在短期内将视频的知名度提高,获得更多的网友关注。虽然“刷单”手段不太光彩,属于弄虚作假之举,但在利益的巨大诱惑下,片方还是趋之若鹜,纷纷投入“刷单”提高点击量之列,甚至陷入“无剧不刷单”的行业困境。 经过多年的网络视频平台大战后,现在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以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网等巨头,占据了主流市场,几乎所有的最新影视剧,都能在这些网站上看到,网友观看视频,也多集中在这些网站上。现在网络视频种类繁多,每天都有新的剧集上线,要想从中脱颖而出,争取到网友的青睐,就要在质量和宣传上下功夫。 每年除了极少数“神剧”、大片,能够获得舆论的密集推荐外,大部分影视剧都要靠自己做推广,而“刷”点击量就是最快捷的方式,毕竟很多网友在选择观看之前,往往会看排行榜、点击量,来判断该视频的热度和关注度,再决定是否值得观看。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部分本身口碑很好的影视剧,为了拿到好的排名,也不惜花钱“刷”点击量,更遑论那些质量平平的视频了,以致“刷票”成为网络视频的“潜规则”。 网络视频“刷”点击量的做法,跟影片“刷”票房一样,都是不正当竞争,破坏了公平原则,而且此种弄虚作假的手段,不仅是在欺骗观众,也搅乱了市场规则,导致行业评价体系被人为破坏,大家最后都成为受害者。而且,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业内人士和视频平台都不以“刷”点击量为耻,反而抱有大家都在这么干,自己不干就吃亏的态度,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此前,针对部分影片“刷”票房的做法,管理部门开出罚单,对违规者采取行政处罚,虽然处罚力度并不大,但也表明了对票房造假行为的打击态度,还是起到一定的威慑效果。而目前网络视频“刷”点击量处于监管空白,缺乏管理标准,则需要监管部门介入,制定网络视频点击量认定标准,明确视频平台的管理责任,对造假行为采取严厉打击,严重者将其下架处理,以廓清网络视频的乱象。 |
- 上一篇:“劳动法偏重保护劳动者”是个伪命题
- 下一篇:“人在哪车在哪”应有底线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