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今日下午,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官方微博对网传“开着百万的消防车打球,NB”做出回应,深圳消防称,为应对日常接处警任务,消防队时刻做到“人在哪车在哪”,外出训练、打球、开会时,执勤车辆都是随对应班组人员外出,以便接到警情时,随时就地出动,及时赶到事故现场。(6月11日中新闻) 面对火灾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消防车的备战显然需要全天候,须臾来不得半点懈怠。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在哪车在哪”是起码要求,这样会确保处警效率。 但在笔者看来,囿于“人在哪车在哪”这个概念比较模糊,起码还须加进两个底线。其一,消防队员的执勤范围都被框架在一个管辖区域,就算“人在哪车在哪” 写进管理规定,那么最多也只适用于该管辖区域内。如果消防队员去了管辖区域外,还要坚守“人在哪车在哪”,那就等于没了底线。其二,“人在哪车在哪”的另一底线是,是在什么情况下。依笔者的理解,如果是与消防业务有关的活动,比如演习、专业训练等,那么做到“人在哪车在哪”就属正常;如果是与消防业务无关的活动,比如打篮球、搞歌咏比赛等,从严格意义上讲,就不该或不能去谈“人在哪车在哪”。 除此之外,笔者觉得,与其规定“人在哪车在哪”,不如规定“车在哪人在哪”。这是因为,从现实来看,消防车的待命都是静态化的,而且其待命地都会被选择在管辖区域的中心地带,这样会便于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火情,是一种科学布局。如果让消防车跟着消防队员走,显然会打破这一科学布局,很容易出现人为造成的诸如消防车在北面火情在南面的情况,从而在鞭长莫及中贻误最佳救火时机。 更值一提的是,“人在哪车在哪”应为特殊情况下的被动之举,不到万不得已尽量别去那样做,更不能拿其当信条。相反,“车在哪人在哪”才该成为共识和常态,只有这样坚守着,才能确保消防队员围着消防车转,才能确保消防车在第一时间赶赴救火现场。或许有人会讲,如此说来,消防队员岂不整天要陪着消防车吃睡,不就没一点自由空间了?其实,按照通常的岗位设置和装备配备看,消防车也应分备战等级,消防队员也有轮流值班制,要外出要活动完全可以错时安排。退一步讲,就算这一切都是全天候的,也是消防职责和火情所要求的,既然消防队员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推脱。 |
- 上一篇:网络视频“刷单”是在自欺欺人
- 下一篇:文玩核桃“过山车”是价值理性回归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