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社交不能庸俗化
时间:2016-05-12 08:04:35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盛人云

  大学时期,是一个做什么都快乐、说什么都真诚的阶段。但也有人说大学是庞大社会的微妙缩影。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调查了460位大学生,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比例超过30%。

  曾几何时,靠觥筹交错的老乡会、同学会等方式挣取人脉关系,攀庸附俗的所谓圈子文化盛行一时。不幸的是,这股歪风已经刮进了大学校园,班级聚餐、社团聚餐……名目繁多的校园聚餐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十分常见。校园聚餐本是同学间联络感情的一项活动,可是一些大学生却动起了歪脑筋,将其视为一种获取社会资源的应酬手段。尤其让人忧虑的是,很多人还将校园聚餐社交作为评判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标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人扣上“书呆子”的帽子。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孩子是大人的镜子,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对照校园社交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谓“虽不中亦不远矣”。当孩子的家长越来越多地习惯于以礼品增进情谊、以排场显示成功、以人情维系交情,孩子们又如何能“独善其身”呢?可以想象,弥漫在大学校园里的“应酬文化”,越来越演变成俗不可耐的“酒桌习气”,同学之间的聚会仿佛只能以“饭桌”、“酒桌”的形式来进行,让本应清新的校园沾染上了污浊之风,让本来纯净美好的同学交往沾染上了“拼酒”、“请吃”的俗气。校园社交的庸俗化对处在成长关键时期的莘莘学子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负能量,必须尽快摒弃。

  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每个人在大学期间的体验也不同,人际交往不可避免。杜绝校园社交庸俗化,必须培育正能量满满的社交文化,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力,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学校要多开展学术讨论、公益活动等,达到交流感情、培养正确人际关系的目的,并以行政手段对庸俗的社交行为进行纠偏;社会要打破各种潜规则,追求公平正义,让企图靠聚人脉、刷资源而获利上位的行为不能得逞。唯如此,大学生的纯洁心灵才不会被变质的应酬风气侵蚀,校园社交才能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