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改革创新惠民生乡村振兴谱新篇
时间:2018-12-04 08:31:37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孟向东 司马连竹 王中献

  跨越四十年的维度,改革是邓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

  四十年间,邓州在改革创新中奋进。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178万邓州人民大胆改革,务实重干,攻坚克难,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了一幅强富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率先探索实施村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民主决策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全国其他地区创造了可供借鉴的样本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四化双评”(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群众信息化、为民服务全程化、服务效能公开化,基层党组织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新时代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同步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试点,全面释放农村生产活力,闯出了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新路子,引来省内外近百个县区竞相踏访学习,“邓州经验”再次叫响全国。

  …………

  改革的足迹步伐坚定,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

  轻抚时光年轮,历史仿佛在邓州划下了一个圈:发起“庆历新政”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在这里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振聋发聩,被无数致力于国家民族振兴的仁人志士引为心声,970多年后的今天,古老的穰城再次激荡起昂扬向上、敢作敢为的改革强音。

  “四化双评”

  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一排排整齐敞亮的两层楼房,文化广场、游园、公厕和路灯等一应俱全。走进邓州市张村镇朱营村,犹如置身城市社区。在村民居舍院墙上,“四议两公开”和“四化双评”示意图,尤为引人注目。

  “过去喊破嗓子没人听,现在大家心里都有了这‘两张图’,群众工作很好开展。”11月22日,64岁的朱营村党支部书记朱志华告诉记者,该村是一个4100多人的大村,过去人多地少,村民因为宅基地间占线压道常闹矛盾,吵架闹别扭是常事,两家打官司的不在少数。

  朱营村的转变始于2008年。朱志华说,当年,他们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村庄整治,通过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制定规划,提交村两委统一认识,在老房迁建过程中,逐组逐户签订协议,实现了全村宅基地统一上交统一重新安置,为新村建设铺平了道路。

  “老村改造,村两委、组干部和党员先带头,要让群众跟着你干事,就要想到做到群众前头去,把他们的需要变成支部办事的目标。”朱志华说,2016年,“四化双评”政务服务网建到了村里,与村民民生相关的办事内容全部上了网,村两委的服务职能也跟着“升了级”。党支部评星晋级、党员评星争优更是让广大党员干部争着干比着干,“星级低了脸上挂不住”,朱志华告诉记者。

  “打开政务服务网,村民办事要的手续列得清清楚楚,由信息员帮着上传完资料,剩下的事就在家等通知了。”在朱营村支部,村医朱红卫说,他本月16日提交了村卫生室年审申请,不到一周就收到了市卫计委的过审回复,“过去要拿着材料跑到乡里,一级级报上去少说一两个月才能出结果,现在真是信息时代了,效率高着哩!”

  如今,“四化双评”政务服务网已经遍及邓州下辖28个乡镇(街道、区)和626个村(社区)。在湍河街道姚巷社区,信息员王柯柯给记者展示了一份“网上办事清单”,包含特困人员审批、医疗保险、教育入学、工商登记等方方面面。她告诉记者,只要是清单包含的内容,在村(社区)级网络就可以查询、申请、上传相关资料。

  “为实现一事一网一次办妥,我们搭建了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与省政务网实现对接,在全省率先实现注册制与代办制结合的服务模式。”邓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7年6月起,该市将政府信息网、行政服务审批中心和63项市直审批及服务部门进行联接,融入“四化双评”信息体系,建成了集线上线下政务、商务、民生和产业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

  服务权限下放到村级,部门审批功能进行横向互动。邓州将1182个审批服务事项网上申报受理,限时办结,全程可查询,实行了权力运行后台化管理,变“现场办”为“网上办”,用“无情”的电脑管住了“有情”的人脑,铲除了权力寻租、小微腐败滋生的土壤。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结各类事项36万余件。今年城区中小学报名工作,依托“四化双评”平台,实现入学报名“就近跑一次”,获得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好评。

  深化改革,要从思想上破除藩篱,凝聚人民智慧,回应群众期待。2016年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按照“互联网+”理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探索实施“四化双评”,形成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民主科学决策、“四化双评”优化管理服务的“党建+民主科学决策+全方位管理服务”制度体系,有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

  “三权分置”

  破解乡村发展瓶颈筑稳乡村振兴基石

  地处豫西南的邓州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178万,属于全国人口最多的县(市)之一

  户户有田种,家家望天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的“制度红利”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也面临着现实困境:邓州户均8.1亩地,分散在五六个地块,道路修不通、农机难掉头,技术、人才、资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无法进入田间、融入生产。在紧邻湖北孟楼的邓州孟楼镇,“穷富”对比曾是让当地人难以启齿又绕不过去的长久话题。

  2016年8月,邓州市委、市政府按照“要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精神,在确保基本农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权益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论证,通过“集中流转—集中整理—集中再流转”模式,在孟楼镇全域内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11月23日上午,与湖北孟楼一“垄”之隔的邓州孟楼镇耿营村,一座三层高的框架式建筑正在紧张施工。4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周元强正在指挥着工人吊放建材,一见记者他连声称巧:“你们来得正好,今天咱新村部封顶了,春节前就能投入使用。”

  站在新村部旁边的村文化广场,周元强手指不远处的一片村庄说,对面就是湖北孟楼,“以前是我们眼气人家,现在反过来了。咱耿营五个自然村全部规划入驻中心社区,给60户特困户免费建房入驻,下一步咱不仅要建绿地、拱桥、敬老院、幼儿园,镇里还高规格规划了四条水系四条大道,配上污水和垃圾处理站,你说喜人不喜人?”

  耿营村的大手笔,底气何在?周元强说,实行“三权分置”后,全村整体流转4600亩耕地,经过土地平整和宅基地重新集中安置,又新增了600多亩地,全部由国有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承包,每年承包方就给村委分红30余万元,而村民除了年年领地租,还能在流转后的经营企业务工,平均年收入达14000元以上。

  “有了钱,就能给老百姓办事,干啥都硬气。”周元强告诉记者,以前地里除了花生麦子没啥可种,老百姓挣不住钱,村集体更穷,“原来连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一下雨摩托都出不去,农机都下不了地,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平均两家就有辆汽车,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农村土地流转不是啥新鲜事,2016年以前,邓州农村自发性流转土地就达80余万亩,为何孟楼农民和集体能够从流转中获得稳定收益?

  “关键在政府依法依规搭建流转平台,由国有土地公司统一承租、统一整治,按照科学规划土地使用途径,面向市场选取有实力的经营大户或规模化企业签约经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孟楼镇党委书记李爽表示,在探索实施“三权分置”模式中,他们设计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制度“闭环”,既化解了“怎么种”的问题,也找到了“谁来种”“怎么分”的解决途径,实现国有土地公司、村集体组织、农民、承包主体四方共赢。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使集体经济所有权由“虚”变“实”,释放出制度改革带来的巨大活力,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在耿营村,新开通的省道两侧,1400亩虾稻共养基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1.35亿元修建的引丹水渠网穿村而过,涓涓水流清澈见底。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耿营人,破天荒第一次种上了水稻,养起了水产。

  “三权分置带给政府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带来了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邓州市国土开发有限公司监事长祝光红说,孟楼的实践经验,核心是土地流转市场的动员能力和保障能力强化提升,为解决

  农村长期积累的土地基础设施差、农民增收难、村集体组织“虚置”等难题提供了“邓州经验”。

  目前,邓州将“三权分置”向有实施愿望的6个乡镇进行复制,流转土地38.3万余亩,分别引入4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流转经营或托管。在十林镇,投资1.2亿元的三产融合试点正在实施,同时以孟楼镇耿营村等3个村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更是“三权分置”从农村耕地向农民宅基地、村集体公共空间领域的继续探索和努力。

  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认为,“三权分置”是新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革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农村农业面临的诸多难题,迫切需要从改变农村生产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入手,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之路,来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的困局,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矛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改革让古老而年轻的穰原大地迸发出了无限活力。以“忧乐精神”“雷锋精神”和“渠首精神”等“三种精神”为内生动力,邓州人民不断涉足改革深水区,“四化双评”强健党建基础创新基层治理,“三权分置”解放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号角隆隆吹响。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邓州的未来必将希望无限,魅力无限!

  邓州市城市名片

  ●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诞生地

  ●雷锋精神传承地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源地

  ●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国家级园林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