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协会、中国风水学会、中国国际书法家协会、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这些乍看上去“高大上”的行业协会,日前却纷纷出现在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团”名单中。不久前,民政部公布了100个“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这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民政部公布的第五批名单。目前,被公布的“山寨社团”总数超过400个。 何为“山寨社团”?简言之,指的是这些协会(学会、联合会)未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这些“山寨社团”多是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这些山寨组织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相近甚至相同。 那么,“山寨社团”为何屡禁不止,难以消除呢?首先要认识其真实目的——牟利。要知道,社会上合法登记的各种协会、学会都是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机构。“山寨社团”则不同,他们精心设计名称欺骗广大民众,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敛财。 其次是迎合了很多人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诉求。要知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够加入国字头的社团组织或者拿到国字头社团组织颁发的荣誉证书,就相当于为自己“镀层金”,也就能够提高身价,赚取更多的利益。在此心理的促使下,很多人便不去管社团的性质,即使明知是“山寨社团”也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拿到想要的东西便万事大吉,犹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市场需求是最大的发展动力。在人们不断希望多拿荣誉心理的推动下,“山寨社团”的生存、发展空间便越来越大。为敛财,他们也就不断“扩编”、频繁评奖。 正因“山寨社团”不择手段地敛财,不仅损害了很多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社会风气。 因此,打掉“山寨社团”,要靠国家尽快完善民间社团的管理办法,让“山寨社团”无空可钻;加大相关部门的清理整顿力度,不断缩小“山寨社团”的活动空间;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曝光力度,让“山寨社团”无处藏身。 同时,笔者认为,若要根治“山寨社团”,关键要斩断其利益链条。从公众方面来说,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山寨社团”的性质与危害,使其难以被“山寨社团”所迷惑,从根本上减少各类评奖活动,规范培训、会展市场的收费,以此缩小“山寨社团”的生存空间。另外,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出“重拳”,对“山寨社团”严管重罚,提高其违规违法成本,以此缩小其利润空间,甚至使其无利可图。如此,方能斩草除根,去除弊害,防止“山寨社团”的不断“重生”。 |
- 上一篇:治理群租房,按间出租仅是治标之策
- 下一篇:小小“摩的”考验管理智慧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