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贷不能野蛮生长
时间:2016-05-06 09:09:01 | 来源:周口日报 | 作者:刘旸 姚友明

  一些高校辅导员近来经常尴尬地收到催债短信。原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教师和家长成了“隐性担保人”。为了还款,有的学生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为钱所困、难以自拔;甚至有大学生因为借贷50余万元参与网络博彩血本无归而选择轻生,令人扼腕。

  网络贷款门槛低、审核松、无抵押、放款快,在很多大学无孔不入。在校园发放银行信用卡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网贷满足了不少学生的消费冲动。然而,“天上掉下的馅饼”看上去很美,有些却是“地上明摆的陷阱”。网贷确实可解燃眉之急,但一些网贷方诱导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容易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这应当引起监管方的重视。

  校园网贷乱象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盲区。中国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已满18周岁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有偿还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然而,因为目前网贷公司未在银监会备案,所以并不执行相关规定,也没有明确的职能机构对校园网贷平台进行直接监管。

  针对校园网贷当前的乱象,有关部门应介入对网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对已经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考虑他们对违约风险认知程度有限,应进一步加强借债风险教育。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纠正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大学生提高责任意识、信用意识。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