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干年后,当我们突然发现最后的几张纸币准备入驻博物馆时,大多数人都会将记忆轴向前拨动,定格到2015年至2016年前后,或许这两年是移动支付的真正开端。 最初是过年发红包,支付宝率先撒钱,让大家的账户里多了许多闲钱,用来呼叫一辆专车,或是团购一份涮锅。微信钱包在随后的日子里快速赶超,并且通过更全更广的消费生态圈层,试图与支付宝一争高下。 再后来,苹果公司推出了自己的“APPLEPAY”,抛开第三方平台自己玩,效果也不错。就拿省会郑州来说,市内的大型商超立即对接,哪怕你只买根黄瓜,也可以穿个大裤衩子、当个膀爷,攥着手机去买就好。 “做减法,少去做加法”,是文明的发展逻辑,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惯有形态。客观地说,郑州市这几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确实迅猛,除反映在社会零售品消费激增的总额上之外,诸多的细节也为我们所捕捉,其中之一就是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所以五一假期,我与家人到尧山旅游,带了充电器、充电宝,自认为有了手机就万事大吉,临出门怕不保险,又加带了一张信用卡,现金零零散散将近200元,就出发了。 一路爬山,在纵览美好景色的同时,吃吃喝喝,200元现金半天就花完了。想到下午还要去画眉谷景区,怎么买门票?景区售票处不能刷卡怎么办?没有现金的焦虑像藤蔓一样,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爬上了心头。过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关于门票的焦虑十分“多虑”——不等走出尧山,停车费已经快要没钱交了。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深感大事不妙的我,开车在尧山镇转了个遍,仅有的一家农信社ATM机还因为网络问题暂停使用,找了很多家宾馆、餐馆、超市,没有一家支持移动支付,甚至没有刷卡 POS机。还没有立夏,尧山的山风吹过,冷意钻遍全身,瞬间有了些“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的萧瑟之情,差一点就要开车回郑州,不玩了。 大到数字强国,小到“互联网+”生活,网络改变世界,早已成为共识。中国需要互联网,实体经济的转型出路在互联网,也是社会各界反复强调的话题。互联网的特色在于公共性与普及性,准入门槛低,人人皆可参与。从金融到电子商务、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融入了互联网都加上个“普惠”的冠词。于是我们期待,互联网经济的兴盛,将带动城乡二元化的消弭,将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发展鸿沟,融为一体,飞速进步。但此次尧山行,显然告诉我“想多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惠与便利,似乎完全没有覆盖到这个山间小镇。更深想一步,尧山还是个开放度较高的旅游镇,在我省其他更加偏远的乡镇里,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究竟是政策喊得响,基层传导慢?还是在山区铺设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难度大、成本高?抑或是居民的观念理念没有跟上节拍?无论如何,这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毕竟“互联网+”,不能只“+”城市,建设互联网强省,不能落下乡镇。 |
- 上一篇:“救命药”生产呼唤政策之手干预
- 下一篇:文件不可只图“漂亮”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