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青年魏则西之死再次掀起了一场讨伐百度这家中文搜索寡头的浪潮。为百度及其背后的资本聚敛了亿万财富的“竞价排名”模式,也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回归市场经济本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失灵”的百度。如何解决“失灵”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的焦点。 众所周知,根据主流经济学理论,垄断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诱因之一。当一家处于高度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几乎没有竞争者以及缺少外部约束的情况之下,可以安全地依照自身利益最大化规则行事,就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无疑,在目前国内的中文搜索市场,百度正是一家具有绝对垄断优势的怪兽。尤其是,当谷歌主动退出中国市场之后,百度就成为了真正的“独孤求败”,再也没有竞争者能够动摇其地位。在这种背景之下,至少从市场策略层面,百度已经完全能够为所欲为,而不必担心外部竞争者搅局。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应的法律监管体系未能及时跟进完善,本该肩负起“守夜人”角色的政府一方,却没有足够的资源对百度进行有效监管,更无力改变其“竞价排名”的恶性商业模式,致使“有形之手”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进一步放纵了百度的野蛮生长。 必须意识到,治疗百度“失灵”的问题,早已超出了监管者的日常经验,需要围绕其垄断地位进行对症下药。当前,可以依照《反垄断法》对百度启动反垄断调查,深入论证其“竞价排名”模式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根据调查结论进行适当的处分,直至对其进行拆分也并不为过。 当然,更具普遍意义的是,政府方面应当加快完善互联网领域的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划清互联网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互联网领域采用更加灵活的监管方式,以及时应对新的风险。同时,针对互联网企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要进行有效识别,并加大事后处罚力度,绝不能再让处罚像是“毛毛雨”,要彻底杜绝企业的侥幸心理。 无论如何,一个“失灵”的百度,不啻一次对现行制度体系的拷问和挑战,其背后隐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它所暴露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之间的失衡和冲突,牵涉到的都是较为底层的基础性问题,必须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及早加以妥善解决,以免造成系统性的危害。 |
- 上一篇:决不能让“劳模批发”成为商业活动
- 下一篇:做“失联儿童守护站”,应该得到警方授权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