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报警成为民众的生存本能
时间:2016-04-27 08:56:13 | 来源:豫网 | 作者:宣华华

  近日两则新闻让人唏嘘不已:一则发生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一名叫张超凡的少年在网吧被同学殴打长达4小时,最后被活活打死,在此期间却无人报警(据4月26日《北京青年报》)。另一则发生在武汉市,一位婆婆带着孙女外出时,孙女险些被人抱走,因为孩子找到了,当事人也没有报警(据4月26日《楚天都市报》)。

  有事马上报警,寻求警方帮助,这本该是一条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甚至内化为我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许多民众并未养成这个习惯,该报警的时候却没有及时报警,导致一些让人追悔莫及的事情发生。

  透过第一则新闻,山西这名少年被殴打了4个小时,这么长时间里假如有一个人及时报警,也绝不会酿成其被活活打死的人间惨剧,那些沉默者客观上是在纵容犯罪。透过第二则新闻,武汉市这户人家的孩子差点被坏人抱走,尽管在围观群众的帮助之下侥幸要回了孩子,却在事后并没有主动选择报警,也在客观上纵容了犯罪。

  不可否认,那些选择了保持沉默的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害怕遭到打击报复,有的是不愿嫌报警太麻烦,有的是觉得报警也没什么用处,有的是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情,有的是根本没有报警的意识,有的是认为别人会报警……无论如何,最终这些人在报警面前选择了沉默。那么,如何让这些沉默者不再沉默,就成了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必须意识到,解决民众报警意识淡薄的关键,更多的是需要接警一方改善提升。多年来,尽管各地基层警务工作有了很大提升,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报警渠道方式过于单一,接警人员态度较为生硬,警力不足导致出警时间过长,出警人员现场处置能力不够,甚至,某些地方110服务中心只是向报警者提供基层派出所电话……长此以往,哪怕有过一次不太愉快的报警经历,就会打消许多人今后选择报警的念头。因而,这些“短板”必须及时补足。

  当然,随着现代警务科技的进步,一些地方也在锐意改革,并取得了有效的提升。最典型的案例是,北京、广东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采用微信报警平台,民众通过关注警方公众号,就可以像跟朋友聊天一样报警,甚至可以实时提供文字、照片、语音、录像、位置等等更加丰富的信息,既有利于后续的处警工作,也最大限度上方便了民众。当前,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去解决问题,理应成为各地警方的工作重心。

  从长远来说,通过制度建设、科技投入、宣传推广等等一系列工作的加强,我们完全有望让报警成为民众的生存本能,也让那些旁观者、沉默者放下各种心理负担,该出手时毫不犹豫就出手,形成一种集体守望、集体维护的大氛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那些众人在场之下发生的悲剧,真正为每一个人都营造出安全的生存环境。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