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充分发挥骨干文旅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全省文旅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品牌日”、“中国旅游日”和6月13日“中国自然非遗日”来临之际,由河南文旅科技集团、中国科技110网、《河南科技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为承办单位,人民网、新华网、记录中国TV、中国旅游报、中国消费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原名片)、和讯网等20多家中央级、省级新闻媒体单位协办支持的"2019首届河南省非遗大型公益宣传月——文旅河南·非遗匠心新闻发布会"4月26日将在河南科技馆(郑州)隆重举行,旨在弘扬传承匠心精神,打造河南礼物和河南非遗品牌。 正在筹备河南文旅科技集团上市的董事长胡政委向记者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截止2018年6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经初步调查,目前,全省有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7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20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4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82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82名。 此外还有分散在各地或尚未整理入卷的非物质文化民俗不计其数。这些博大而厚重的民俗民间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当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道德资源和文化资源。 河南文旅科技集团领导团队成员 文旅集团董事长胡政委向记者透露,集团发展目标就是成为文化+旅游+科技三位一体的大型科技企业。努力打造成为“河南文旅科技融合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集团重点打造的四大板块:一是打造河南礼物会客厅、二是文旅惠电商平台、三是文旅“智慧云”、四是文旅科技产业园孵化器。 胡政委详细介绍说文化+创意,就是让文化活起来,用现代语言讲述非遗传承;文化+科技,就是让文化炫起来,用前沿科技演绎传统文化;文化+产业,就是让文化旺起来,用创新模式打造文旅品牌;文化+资本,就是让文化强起来,用资本思维推进产业发展。 “首届河南省非遗大型公益宣传月”从5月10日即将迎来“中国品牌日” “中国旅游日”到6月13日“中国自然非遗日”。为期1月有余的时间,活动组委会采取省市联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形式进行。集中时段、集中专家团队与采访记者团队进行全省巡回采访、风采展示、专家点评、群众互动、等形式进行。组委会与各市县(区)统筹协作,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庆祝及展演活动,尤其要突出地域特色、优秀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使全民共同参与,共享保护成果,共同发展经贸合作及旅游产业。6月13日到年底,“2019首届河南省非遗大型公益宣传牛人牛产品评选活动”——100牛人、100牛产品、100个好项目等后续宣传推荐活动将有序推进。 《河南科技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记者采访非遗宣传月组委会领导 河南文旅集团副总经理苏延波向记者展望了企业发展愿景:聚合社会资源,群策群力建造河南省非遗产业“六位一体”体系:1、公共服务平台:非遗信用云(保真、溯源、存档、发证、查询),非遗大数据,政府、协会与企业共同推进;2、研究保护平台:非遗研究院(文化、技艺、大数据处理、),非遗商学院(经营、管理、培训、融合创新);3、传承传播平台:建设网站、VR非遗数字博物馆,拍摄视频,线上线下展播,评比评奖;4、创新转化平台:打造创新孵化器,培育河南礼物品牌,发展各市县分支机构;5、文旅体验平台:打造非遗小镇、产业园,进入各市县、景区、博物馆;6、产业投资平台:非遗产业基金,争取政府文化产业基金支持,用于扶持好项目、好产品。 在中国8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有着极为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当今中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抢救与保护祖国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这是树立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一次进行文化寻根、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同时,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竞争力;增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感情和友谊;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的向心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公益宣传平台展示宣传河南生态文化所绽放出的独有魅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大众传媒走向更广大的人群,通过传播促进传承,并由此搭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传承与创新,让中原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文化品位,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吸引客商旅游观光投资兴商,为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交流、推介、招商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公益宣传月”的肇始和目的。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李江武 通讯员:常金平)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