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贵(又名郭景诗)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初中文化程度,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月至今任余庄村粮管员、贫农协会主席、民兵连长、村会计、联队会计、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等村干部四十余年。余庄村先后荣获县、乡镇级荣誉数次,个人从1985年至今被评为乡模范党员三次、优秀党员两次、先进工作者三次。1984年至今连续三十年被选为农村党代表参加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在农村长达四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郭全贵同志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基层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郭全贵同志担任村干部以来,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办电打井,修桥铺路,筹建大棚,在全乡镇率先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引导全村走上了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截止目前,全村种植大棚蔬菜、苗圃面积达到千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仅大棚蔬菜生产和市场交易一项,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近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辐射带动多个行政村大棚蔬菜、苗圃种植,成为大棚蔬菜、苗圃行业的“引路村”。 一、思想上不断进步 思想上,郭全贵同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教育和党课学习,数十年坚持三会一课从不迟到缺席的记录。他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工作中热情奉献 工作中,郭全贵同志始终坚持 “身先士卒,和谐发展”的理念,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路线,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利用党员会、代表会等多种途径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服务群众。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牟县县委为了彻底制服黄河,变害河为利河,发动全县改造赵口黄河大闸,郭全贵同志带领村民积极响应,冒着大雪踏着冰渣施工,按时完成了任务;第二年冬季又带领村民苦战雁鸣湖运粮河、澄沙池的工地…….中牟县数十年的水利工程,每次都有郭全贵同志的足迹,他领导下的工程,均被评为优质工程,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表彰。 在党务工作方面,郭全贵同志的始终采取严格的标准,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发展先进的入党积极分子,为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后备军,经郭全贵同志推荐培养的党员十几名,逐步成为合格的党员,并有成为农村建设的骨干和干部。 在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郭全贵同志以拓宽视野、提升文化品位为目的,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鼓励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他坚持贯彻群体性与广泛参与性原则,分类开展活动,扩大活动参与面,尽可能多的把村民吸引到活动中来,郭全贵同志带领村民参加乡镇组织的文艺活动多次获奖: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他带领的盘鼓队参加乡镇元宵节表演赛,每年都获得奖项。几次代表乡镇参加县元宵节比赛,多次获得县级奖。近几年,郭全贵同志配合支部书记郭四辈,连续数年举办村的春节晚会,不但获得村民喜欢,也获得县镇有关部门的肯定,被表彰为精神文明模范村,在2020年镇组织的“唱支红歌给党听”的活动中,本村多个村民获奖,郭全贵同志在活动中,也荣获三等奖。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余庄村风清气正,十几年来全村没有打架斗殴的,没有黄赌毒。
三、抓基础设施,创良好条件 上世纪七十年代底、八十年代初,村一条二米宽的土路,高高低低,崎曲不平,人称“三蹦村”,晴天时车在路上蹦,人在车上蹦,心在肚里蹦,遇到了下雨天,寸步难行。拉架子车走,五个人拉不动千斤货物,推自行车没有步行快,大半截路还得扛着自行车。村里没有电,每到晚上,群众都在煤油灯下苦熬黑夜,田地里没有一根线,没有一根电线杆。浇麦靠人工水车盆罐,遇到了干旱年月,井水干枯,群众只有靠天吃饭,粮食亩产量只有200来斤。在那个拿工分吃粮食的岁月,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只是梦想着能用上电,家里的生活一切会改变,余庄村党支部下决心一定要在年底用上电,让家家户户的灯亮,让田地喝个饱。村两委决定后,马上行动。拍板第二天,时任团支部书记的郭全贵就奔赴郑州,通过关系买到铝线,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一次条子只能买回一点。这样,在村支部支持下,郭全贵五进省城,饿了啃玉米面馍,渴了就在街头饮口凉水,困了,就在街头露宿。尽管这样,他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总算买够村里所用的铝线了。紧接着,村支部用半月的时间把低压杆全部栽上,三伏暑天,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大家的脊背晒得黑油油的,脸晒得黑红。拉线扛线,片刻不闲,浑身有用不完的劲,没有人喊苦嫌累,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就这样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村每一户村民都用上了电,灯亮了,群众的心亮了。他们说:“没有党支书的带头支持、没有全贵的要强劲,还不定猪年马月才用上电呢!”平凡的话语,诠释了党的领导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由于当时资金短缺,村支部号召村民集资购置物品,但在那个年代,村民也是极其贫困,郭全贵同志以自己的名义贷款,直到六年后才还清贷款。 家里用电解决了,但庄稼地里的还不能灌溉。因为地里虽有动力电,但没有足够的水井,村两委会议,决定一鼓作气,再打20眼机井。那一年,适逢党的政策好,对农村办电打井有倾斜,全村以青年团员为骨干,全村劳力大家自备干粮和水,拉着平车到县城拉料,在打井的30余天时间,郭全贵与打井工人吃住在工地,时刻处理打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到12月底,全村水浇地共打机井22眼,村里的粮食再也不靠天吃饭了,第二年,他又托关系买来化肥,配合浇水,当年小麦亩产达500-600斤,麦垛堆积如山,产量翻了一番,交公粮任务完成了,群众分的粮食多了,集体也有了收入,全村群众欢欣鼓舞。 电通了,农田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里也稳定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许多村民的家里有了积蓄,脱了贫,乡亲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四、生活和办事中平易近人 在生活和为村民办事中,郭全贵同志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对待群众,他是村干部,也是朋友,村民们的心里话总愿跟他说。他关心群众、热爱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利用闲暇时间与群众谈心,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当群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地开导,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2019年连续大雨,支部书记郭四辈和郭全贵同志刚巡视全村回到村部,听到一声巨响,原来是村民郭云培的堂屋倒塌了!两人顾不得穿雨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刻把郭云培转移到安全地方,回头立即组织村民抢救郭云培的财产,尽量减轻村民的损失。 新支部成立后,在新支部书记郭四辈领导下,制定了“孝敬重阳”制度:每到重阳节,村里出资购置电动洗脚盆、毛巾、香皂,组织村民给自己家老人洗脚的活动,并当场发放500元敬老金;制定了“金秋助学”制度:本村学生,考上一本的,发放助学金1000元,考上二本的发放助学金500元;制定了“铭记功臣”制度:每到春节,给65岁以上的老党员发放500元的慰问金;制定了“长城在我心中”制度:每到传统节日,给军烈属发放米粮油肉现金;制定了“最后的关爱”制度:给去世的党员发放1000元、给本村村民发放500元的慰问金。这些制度的制定实施,郭全贵同志起到了倡导和助推作用。 郭全贵同志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从支部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后,一直任村、联村会计,他积极配合新任书记的工作,热心为村民服务。秉承“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在村民面前也是小事”的原则,不管村民什么时候办证件,随叫随到,即使是正在吃饭、在自己地里干活,也要放下筷子、放下锄头,办完事再接着吃、干活。村民都说老郭真是贴心为咱们办事的,有这样的干部掌权,咱舒心。村里党员连续几十年选郭全贵同志任党代表,说他能代表群众利益,能代表基层党员的利益,选老郭当党代表就是选正能量。 五、身先士卒的带头人 村里有事,郭全贵同志不管是任职支部书记,或者任其他职务,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 非典时期,他积极缴纳“特殊党费”,自发组织村组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分班分组查问外来人员,做到及时上报本村的基本情况,及时灭菌消毒,数十天和村组干部一起值班,直到灾情扑灭才回家休息。 2020年,武汉肺炎波及全国,在党支部领导下,郭全贵同志负责后勤供应和负责各类报表工作。他除了按时值班外,每天早起,亲自到市场采购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保障值班人员吃好喝好;每天晚上按规定制作各种村内疫情报告表格,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反映基本情况,数月的报表没有一处失误,疫情结束后,受到乡镇领导的表彰。
郭全贵同志于2017年到郑州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回来,正遇到五所楼村拆迁,当时阻力比较大,他顾不上休息,马上投入工作,按时完成了分配的任务,同志们都说他是“老党员的带头人”。 一路走来,郭全贵同志的党龄已有四十余年,担任村里支部书记,成为合格的带头人;担任村支部委员、村会计,能团结其他委员,积极配合支部书记的工作。他认为,无论分配自己任何工作,只有把农村党员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他知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为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坚信他会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奋斗! 段双奇 摄 /王松山 文 摄影师:段双奇 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