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网讯】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各种品牌的礼盒粽子、抽真空粽子和速冻粽子成为时令主打商品,迎来销售高峰。在人人关注健康的时代,“健康”“养生”是最容易获得认同的“牌”。今年端午节,一些电商平台和微店就出现了号称有“养生”功效的粽子。 此外,粽子还全面进军微信朋友圈,除一部分微商代理礼盒粽外,许多人还把自制的粽子拿到朋友圈叫卖,销量不错。不过记者发现,通过微信卖粽子和卖其他食品一样,大多没有食品流通许可证。 养生粽子 配料越来越“高级”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养生粽子”,随机挑选了几款产品,与卖家交流粽子的养生功效。有卖家称,“我们的粽子,是用艾叶汁煮熟的,艾叶可以养胃。平常的粽子都是用灰水(商家称‘灰水是碱水,植物烧灰,柴灰虑水里面含有碱,因颜色而得名’)煮熟,口感不一样。艾叶汁煮熟的粽子,吃起来有艾叶的清香”,并推销道,“粽子都是手工做的,不含有防腐剂,冷冻保存3个月”。 另一家标明出售五谷养生粽商品的卖家则向记者介绍说,粽子有小米红枣味、甜心红薯味、花生红豆味、黑米素肉味4个口味,“我们的粽子里不是肉,是素肉,但是口感很好”。记者追问养生功效到底是什么,卖家隔了3分钟回复记者说:“杂粮很有营养,补充人体氨基酸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最主要没有添加剂不伤害身体。” 当记者询问粽子的保质期时,卖家称,自家粽子的保质期之所以可以常温保存6个月,是在专用设备上维持120度以上高温,持续60分钟杀菌,保质期更长久。记者发现,卖家在商品详情处附上了检测报告,报告显示该商品所检项目符合粽子要求,签发时间为2018年4月9日。样本名称为黑米养生粽,生产及委托单位均是某食品有限公司。 还有售卖所谓养生粽子的卖家告诉记者,自家的粽子里面不含有防腐剂,常温下存放5天,冷冻保存3个月,都是泡沫箱冰块发货,“自家的八宝养生粽,里面含有核桃、红豆、桂圆、绿豆、红枣、黑米、花生、糯米。之所以能养生,是说食材营养健康,健康素食”——对于“养生”二字,卖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此外,记者注意到,还有看似更加“高级”的产品——燕窝粽子。 一名出售燕窝养生粽子的卖家告诉记者,燕窝粽子268元一盒,共8种口味,分别是白桃茉莉燕窝冰心粽、蓝莓乳酪燕窝冰心粽、焦糖榛果燕窝冰心粽、紫薯芝士燕窝冰心粽、红丝绒混合莓燕窝冰心粽、芒果西番莲燕窝冰心粽、青葡萄燕窝冰心粽、蜜恋荔枝玫瑰燕窝冰心粽。 据这名卖家称,燕窝本身含有大量活性蛋白因子,与一些微量元素一样,都是人体很需要的。燕窝是滋补品,比较温和,适合长期滋补。燕窝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氨基酸、表皮生长因子、唾液酸等成分,每个粽子含有5克燕窝。小孩吃的话聪明过人,赢在起跑线;女性吃的话青春靓丽,把美留在18岁;咳嗽患者吃的话,清心润肺,抑制气管炎;老人吃的话,老当益壮,棒棒哒。 记者询问:作为滋补品,是不是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卖家说,肯定是长期吃要好些,偶尔吃就是美容养颜。看每个人的体质吸收,坚持两个月左右,效果就有了。随后,卖家热情地向记者推销号称马来西亚进口燕窝以及正在促销的干盏燕窝,让记者先购买试试,有效果的话再坚持服用。记者在店铺内各大商品详情页未发现“食品经营许可证”备案信息。 自制粽子 转战朋友圈的秘密 “亲们,大姨亲手做的粽子开卖了,口味馅料可以定制,自己制作,美味放心吃。”前几天,北京的杜乐在微信朋友圈里卖起粽子,每天会发几张制作粽子的图片刷屏。杜乐介绍,大姨手艺好,做的粽子往年一直有邻居提前预订,今年她在微信上试着卖,目前卖得最多的是一天四五十个。 最近,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出现了卖粽子的信息,大多打的是“妈妈制作”“手工现包”“家族美食”等温情牌,称是家人纯手工包的粽子,不含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粽子普遍配以手工制作的图片和视频,有的还将“妈妈”的照片晒出。 在朋友圈卖自制粽子的,有些是店家自行送货,有些是同城快递。“如果味道还不错,我还是愿意买几个尝尝。”记者采访了数位市民,大部分人并不反感朋友圈卖手工粽子,但也有人认为这些粽子吃起来不大放心,就算吃出问题,也不好意思扯皮。 在网络上,还有售卖各式“新鲜口味”粽子的微商,比如黑米葡萄干粽、红豆红枣粽、泰国糯米粽、小龙虾鲜肉粽、牛肉蛋黄粽、泡椒牛肉粽、香菇酱肉粽、纯鲜肉粽等,价格在2元至12元不等。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名卖家,其号称自己的粽子为手工制作,没有添加防腐剂。在卖家发来的图片中,记者发现粽子制作场所是平房样式,墙上带有大量不明污渍,粽子先用真空包装,后放入礼盒中。对于生产日期、有效保质期等问题,卖家只承认是现包现发,却无法证明粽子的具体生产日期是哪一天,对于保质期也只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当记者询问图片中制作场所卫生状况如何保证时,卖家便不再回复记者。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捧场者,其中也不乏只是帮忙而已。对于转发叫卖的粽子,转发者甚至不清楚来源。 “我就是应微信群里朋友的要求才转发的,说是支持年轻人创业。”在北京工作的戈暮告诉记者,当时,这名群友还发了红包以示感谢,“质量怎么样我也不清楚,我就是帮帮忙”。 无论是帮忙转发还是真的自家制作,记者了解到,朋友圈里卖的粽子绝大多数没有相关证照。这些微商几乎都没有线下实体店,一般在自家厨房或者在外面租的房子进行家庭作坊式加工。绝大部分的美食微商没有办理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等。 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微信朋友圈卖食品没有办理卫生许可,对于原材料进货渠道是否正规、烹制时的卫生条件是否达标、食品保鲜是否完善等信息,消费者都无从得知,这无疑增加了微商销售食品的安全隐患。 记者随后联系了几个在朋友圈内转发“私房粽子”信息的卖家。其中一名卖家告诉记者,“保证自家制作,安全可靠”,同时还提供了网店好评截图给记者。当记者询问为何不直接通过电商平台交易时,对方称,目前购物类网站对食品销售管得很严,发微信朋友圈则方便得多,“小本生意,太麻烦了”。而另一名卖家则称“可以直播包粽子过程”。记者随后在一些食品销售网店里发现,店家会强烈推荐通过微信销售:“朋友圈里更新快,优惠多。” 安全保障 食品监管需与时俱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莫让“三无自制粽子”污染食品安全,破坏节日气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告诉记者,粽子的保质期是根据制作方法来定的,普通粽子仅仅经过加热,建议买回去尽快吃完,即使放在4摄氏度的冰箱里最多也就保存三五天;真空包装的粽子经过特殊处理,里边的氧气被抽掉,而微生物繁殖需要氧气,抽真空后不易滋生微生物,一般可存放3到6个月。目前,粽子的保质期并没有统一的国标,商家执行的是企业标准。 冯双庆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可以根据外包装上的标识看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存放、存放几天。 “养生的旗号属于打擦边球,我们需要看其所谓养生的配料是什么。比如,常见的五谷杂粮可以添加到粽子里,但是加进去并不等于就是养生粽子。所以,消费者不能被五谷杂粮或其他什么配料迷了眼,要仔细看营养成分、配料的使用比例等内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看来,新口味、新品种的出现,可以说是市场自发行为在回应消费者的多样诉求。尽管粽子是传统食品,但产品本身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也可能被当下诉求各异的消费者淘汰。因此,有关粽子的监管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在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为食品的推陈出新提供可能,并及时作出相关品名的规范以及强化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防止消费欺诈。 在调查中,记者注意到,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自制“私房美食”信息中,大部分商家除了标注产品简介外,都没有提供相关产品的标准号、配料等相关信息,也没有提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据一些美食微商介绍,售卖自制食品的很多都是兼职,因为门槛低、成本少,所以吸引了不少人加入。 “对于网上出售各种手工粽子,在监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对于那些在监管之下由大规模企业生产的粽子,在一些人看来都会有监管是否在走形式的质疑,那么对这种家庭小作坊生产的没有监管的粽子,又何以相信这是安全的呢?”朱毅说,现在很多物品都在网上出售,有的甚至不在电商平台上出售,而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叫卖,对于这些情况,监管就更加困难。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培养、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 对此,孙娟娟的建议是,养生是目前消费者非常关注的一种健康型消费诉求。鉴于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尽管可以借助食疗促进养生,但是就某一类食品而言,其如何养生是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含量及其功能来实现的。当保健食品的使用目的定位在保障和促进健康时,其功能声称里并没有养生这样的选项。因此,一方面需要打击借“养生”这样的宣传以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与时俱进的消费诉求,借助术语和定义的明晰,规范市场上出现的从营养、生产方式等角度作出的新的食品声称。对于由于网络平台发展所推进的线上粽子等食品营销渠道和方式,专项类的整治和风险交流也有助于保障假日期间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等。 记者赵丽 实习生 陈杭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