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套路深,故事别当真!
时间:2017-09-19 10:54:26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王惟一

  线投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看完我就慌了,花花绿绿妥妥“农家乐”。

  豫网上周六,一对老夫妻从许昌慕名赶来,请夔音堂的老师们看看他们的“宝贝”。

  老先生一边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往外拿东西一边讲道:“我这琴可是古代名琴,从农村收来的,当年山里剿匪的时候,村民们从土匪窝里缴获的,应该是土匪以前从哪抢来的好东西吧!”

  这故事听起来好厉害,大家纷纷围了上去,准备见识一下土匪窝里出来的“古代名琴”。记者凑过去定睛一看,两张“古琴”,琴面满满是大红大绿的彩绘,还有许多褶皱和断纹,这审美,不像古代名琴,倒颇有“农家乐”风……

  夔音堂东区琴馆负责人刘智鹏一眼便看出了端倪:“这把琴是仿名琴‘金钟’的形制,看起来大体相似,但材料、细节等都比较粗劣。底板应该是三合板,表面部分有贴纸,那些褶皱也不是漆面自然形成的褶皱,而是在纸上故意做旧形成的。而且,真正的古琴一般不会有彩绘,清中期以后才出现带彩绘的琴,用于观赏,不属于专业的古琴。”

  老先生听了刘老师的话,并不服气:“就算这个琴是假的,我家还有好多名琴,有乾隆御制的,还有谭嗣同的残雷……”话没说完,刘老师忍不住笑了:“亲,真正的残雷在博物馆里呢,要不要带您去看一下?”

  在场的大河鉴宝专家们也表示,这种琴在古玩城有很多,三五百元就能买到。专家们建议,玩古琴不要只盯着名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当然,还有一点人生经验要分享给大家:玩收藏,千万别相信故事!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