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民富共绘秀美画卷
时间:2022-07-05 11:04:43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娟 本报通讯员 陈思远

  青山削翠,碧蚰堆云。7月的西峡县田关镇孙沟村,果树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采摘游客笑了,果农腰包鼓了。

  村里的林果技术员马大林家就在果林边上。7月2日中午时分,忙着为游客端菜的他脸上堆满笑容,“俺这里的景色美,空气好,很受游客欢迎。我做的山野菜、蒸红薯等特色农家菜是游客的必点菜,一年能挣个四五万,再加上我的果园,家门口轻松挣10万块!”

  然而,十几年前的孙沟村可不是这样。荒山秃岭多,人均6分薄田,全村700多口人在贫困线上挣扎。一直这样下去可不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在山上栽种果树,恢复生态、修通公路、建蓄水池、盖水泵房、架通电线。十年如一日,乡村换新颜。3.8万亩荒山全部穿上“新装”,孙沟成为全国最大的杏李种植示范基地。

  以孙沟村为代表,农游一体化经济也成为西峡县践行“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理念的真实写照。

  西峡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抓手,“五点发力”吹响生态经济发展的“集结号”。

  坡地兴建水平梯田、水保林、经济林,山地重新“披绿装”。平地施行有机化种植,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农业走上绿色发展路。河道建设梯级坝系、恢复护坡植被,水位不断上升,水质更加清澈。村庄进行庭院绿化、景观美化、道路亮化,群众生活环境优美。再加上山、林、河、湖、塘、坝生态系统化治理,为种植采摘、养殖垂钓、民俗餐饮、特色旅游等提供了发展的“温床”,为乡村振兴开辟了绿色路径。

  库坝凭鱼跃,坑塘映新村。该县实施“千村万塘”工程,将坑塘堰坝整治与菌、药、果等特色产业发展一体推进,实现了水清岸绿、林果飘香,走出一条“小坑塘服务大产业,小生态助推大发展”的特色之路。

  “坑塘在雨季灌满水,我们就近灌溉果园,省力省水省钱,还为村庄配上美景,真得劲儿!”在丁河镇木寨村,说起坑塘整治给村里带来的好处,村党支部书记张栓志高兴得合不拢嘴。

  生态美下的经济发展更美。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83.9亿元,同比增长8.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32元,同比增长8.5%。

  “西峡统筹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全力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表示。

  记者手记

  绿水青山是根、是魂,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凝聚了基础的生产资料、生活方式和那份浓浓的乡土情怀。

  西峡山多地不平,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搞好长远发展,是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一直探索实践的课题。西峡在实践中发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毫不矛盾。生态立足,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文旅融合,带动百姓致富增收;科技赋能,推动绿色工业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生动实践。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