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9月创下了7年内新车销售最大降幅。在当前车市销量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不少业内人士期待着政府能出台“救市政策”。日前,网上传出消息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中国商务部和财政部提交建议对2.0L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的文件。 无论是汽车经销商还是想买车的消费者,都更加期盼购置税减半的政策能够重新实施,以提振车市的消费热情。 9月多数车企销量遭遇“滑铁卢” 10月12日,中汽协正式对外发布了今年9月以及1~9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数据显示,9月中国汽车生产235.62万辆,同比下滑11.71%,销售239.41万辆,同比下滑11.6%。 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9.13万辆和2049.06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87%和1.49%。前9个月中国汽车市场一直保持微增长状态。 乘用车方面,9月产销分别为202.5万辆和206万辆,同比下滑11.9%和12%,乘用车市场出现了连续3个月产销同比下降的情况。仅少数几个品牌在9月保持了同比增长,多数车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 购置税减半政策再被提出 在车市销量不振,遭遇“最惨”9月的背景下,日前有消息传出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中国商务部和财政部提交文件,提议将2.0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车辆购置税减半至5%,以扭转销售颓势。 随后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行求证,尽管协会方面就网上的消息没有给予确认,但同时表示近期会有相关消息出来。 而同一时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其中也提到,继续实施新能源购置税优惠,调整完善车辆购置税分配政策。 事实上业内对于出台刺激政策早有讨论,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早在六七月份时,有关部门便向政府领导提出过相关建议。” 购置税减半政策曾频频 “救市 ” “今年车市整体疲软,经销商在苦苦支撑维持销量,同时面临着主机厂和现金流的双重压力。”汽车销售业内人士表示,“自2018年1月1日取消购置税优惠政策后,今年的汽车市场疲态显露,近几月汽车销量与往年相比下滑明显。” 实际上,购置税确实对汽车市场有很大的影响。2009年,为了刺激当时相对比较低迷的汽车市场,国家首次推出了1.6L及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对于刺激市场增长的效果十分明显。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32.37%,乘用车销量增长33.17%。然而,在政策调整后的2011年,汽车销量增幅仅为2.45%,增速较前一年明显放缓。 随后2015年10月又一次推出购置税减半政策,国内车市销量在此期间出现高速增长的良好表现。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汽车销量为2802.82万辆,增长13.65%,是自2013年以来最大的销量增幅。随后购置税优惠政策持续到2017年年底,2018年正式取消。 有专家表示,购置税减半政策对于经销商、车企以及消费者来说均有利好。一方面可以使消费者购车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车企、经销商收入。从另一个角度看,购置税优惠政策也促进了以1.6L及以下排量车型为销售主力的厂商发展。 消费者期盼购置税优惠 从今年1月1日起,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从7.5%的税率恢复到了10%,记者计算了一下,仅这2.5%的变化,售价为9万元的车就要多花1923元税钱;11万元的车,多出2350元税钱;13万元的车,多出2778元税钱;15万元的车,多出3205元税钱;20万元的车,多出4274元税钱。 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政策结束后,不少厂家虽然推出过一段时间的购置税减免优惠,但消费者总觉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优惠效果,再加上今年厂家推出的新车较多,截至目前已经有近300款新车上市,因此在消费者看来,今年买车总体价格并不便宜。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打算近期购车的消费者,他们均表示购置税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能有优惠政策,将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举例来说,一辆10万元的国产车(1.6L以上),剔除增值税后按10%纳税,买车人需要缴纳8547元的购置税,对于大多数买车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购置税减半之后则仅需4273元。这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是非常大的利好政策。 不仅仅是家用车,按照前两次购置税减半政策,包括奔驰C180、宝马316i、奥迪A3等共有20余款搭配1.6L及以下排量发动机的入门级豪华车,也在购置税优惠范围内,豪华品牌入门级车的售价都在25万~30万元,因此,减免税费幅度会更高,起码在1万元以上。 不少消费者表示,鉴于今年车价偏高、优惠力度有限的情况,宁愿再等上两个月,看明年年初政策会不会有所调整,“购置税优惠,能省个几千上万元,加上国六实施后国五要降价,明年买车或许更合适”。 |
- 上一篇:郑州:机动车登记服务站 能核发免检标志了
- 下一篇:1万首付,买辆好车闯天下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