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皇后“对战”香港食神 近日,素有“火锅皇后”美誉的小天鹅董事长、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又“火”了一把。她在微头条上对蔡澜发起了挑战信,信中她表示蔡澜先生的言论对重庆火锅伤害大,让火锅人非常愤慨。 何永智信中喊话:“你不喜欢沒关系,我这次再到香港是准再开几家重庆火锅,是原来不吃麻辣火锅的香港人也爱上了重庆火锅。你能阻止得了吗?盼与你见面!当面切搓! 此事一出,网友们又一次沸腾了。 去年年底网上突然打响了“火锅保卫战”,起因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在上一档节目时,当主持人问道:可以让全世界内的一道菜消失,你会选择什么?蔡澜先生的回答出乎意料。 他说希望火锅从餐饮界消失,因为火锅是最没有文化的料理方式,什么东西切好了就扔进去,根本谈不上好吃 。“如果这个风气这么保持下去,以后都不需要有大师傅了。”蔡澜说道。 蔡澜先生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在场的几位主持人也惊讶道,纷纷开始询问理由。 火锅是一种最没有文化的料理方式,你什么东西切好了就扔进去,那有什么好吃呢?蔡澜先生的这个回答正是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蔡澜先生的这段回答让许多爱火锅的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赞同。 一边是来自于香港食神的“该消失”,一边是火锅皇后的据理力争,重庆火锅到底有没有文化?该不该消失? 重庆火锅,当然有文化 今天的火锅种类已经发展出了很多分支,最为著名的就是重庆火锅和北京老铜锅。重庆火锅以它那独特的麻辣和食材吸引了无数国内外食客,毛肚、鸭肠、毛血旺,红油麻油一起放。 火锅的历史如此悠久,里面更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挚热情谊。其深层文化就在一个“火”字,热火之上有热汤,热汤之中热热烫,在这热热的氛围当中,涮出来的是情谊,不仅吃出了身体的温暖,更吃出了人心的温暖。火锅更将这种情谊的表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火和锅的结合,同出这热热的一锅之中,共饮畅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了,无我,忘我的至高境界,将情谊完全融合在吃之中,吃出了友情,吃出了境界。 重庆火锅大联盟会长刘兴东曾表示,火锅看似是一锅大杂烩,什么食材都可以往里面放,但是不管是锅具,还是底料的选择,都是火锅人一次一次试验出来的。我们中国人的勤劳让我们过上了现在有滋有味的生活,也许重庆火锅不是精致的,但是代表了火辣浓烈的重庆人,体现着民间之味。 从这个层面来说,“火锅没文化”肯定是个伪命题。例如,一桌好友共同围炉夜话,吃得热火朝天,酣畅淋漓,这便是火锅文化的魅力之一。何会长说火锅“风靡全球”,则体现了火锅极强势的流行性与传播性,流行文化当然也是文化。 蔡澜批评火锅是“最没有文化的料理方式”,实则说的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料理方式”。 如今,重庆火锅已成功申请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毋庸置疑是有丰富文化底蕴和传承的食物。不过,正因为火锅的巨大成功,却在此消彼长的餐饮市场中,不断抢占其他菜系的生存空间。可能这一原因,也是蔡澜之所以痛批火锅的缘由之一。 重庆火锅希望 重庆火锅从诞生到现在,完成了它应有的蜕变,也出现了很多大型火锅品牌,除了“刘一手火锅,秦妈火锅,小天鹅火锅”等前辈,还有“晓宇火锅,一斗鲜品火锅”等后起之秀。重庆火锅,已成为了中国餐饮行业的不可或缺的品牌。 时下重庆火锅,一味的重麻辣,一些耗时耗力的传统工艺被舍弃。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化生产和匠人之间的矛盾,失去了人情味。 餐饮观察人士刘然表示,需求决定市场。工业化生产的底料,给消费者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但市场上也有坚持情怀的匠人火锅,一帮愿意为情怀、美味付出更高价格的顾客。“重庆火锅以百花齐放的态势面对市场,是一个兼容并包,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事实上,多年来重庆虽然走出了一些火锅品牌,但整体的文化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不论是从同四川火锅的区分来看,还是从重庆本地文化发源的包装推广来看,重庆火锅文化的推广,都与其他地方特色如北京烤鸭等有一定差距。 重庆一斗鲜品火锅董事长何建康先生接受采访时说:“蔡澜事件也给重庆火锅行业敲响了警钟,文化是重要,但是重庆火锅的整体良性发展,真正以实力和口碑赢得市场的品牌发展策略,才是我们打响“重庆火锅保卫战”的长久之计。“ 在他看来,火锅对于川渝人来讲,从来是一种非常讲究的美食。从锅底辣椒、花椒、豆瓣酱、还有底油的选择都要经过严格的把关。辣椒从成长期到采摘期,要选用什么样的辣椒,炒料时的时间长短要有严格的把控,在选用底油的时候,正宗的重庆老火锅一定是全部使用纯牛油等,这一切细节,稍有偏差便会影响火锅的口感。 注重品质,发挥火锅的传统优势,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才是重庆火锅品牌们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才是整个火锅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希望。 在重庆,还有很多和一斗鲜品火锅的匠人品牌,为了“保卫火锅”而不断努力的大大小小的品牌,他们热爱火锅并愿意为火锅的发扬光大而不断开拓创新,以实力正名,靠口碑说话。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火锅不会滚出餐饮业,它会成为餐饮业越来越璀璨的美食明星。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