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南阳“北大门”之美誉的方城县,曾一度是南阳市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自北向南进入南阳,方城是第一站。 到方城有什么好玩儿的?曾几何时,面对这个问题,方城人面面相觑,似乎并没有多少引以为傲的资源能让人驻足停留。 而如今,再度问起这个问题,方城人也可侃侃而谈: 集山水观光、长城考古、高山滑雪、康健养生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 有“中华第一石川”之美誉,能尽享跌宕潭瀑资源的国家4A级景区——七十二潭; 南水北调中线最佳观景点之一的方城垭口; 烟波浩渺,流传着凄美的爱情故事的国家水利风景区望花湖; 中原地区建筑规模宏大的道观炼真宫,全球曾氏拜谒祖先、寻根问祖的精神家园古缯国文化苑,规模庞大的风力发电厂,南阳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德云山风情植物园……在这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寻根祭祖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能够让人饶有兴趣地留上几日。 论旅游资源,方城县并非天赋异禀。然而近两年来,方城旅游却犹如一匹黑马在旅游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绽放异彩。旅游产业成为该县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促进消费的新热点。仅今年国庆长假,全县共计接待游客63.06万人次,同比增长11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53%。景区日接待游客量位居全市前列,成为河南省、南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 是什么原因让方城县突破资源瓶颈,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提升带给群众哪些红利? 串珠成链旅游资源大提升 从方城高速站到目前火爆的七十二潭、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及望花湖、大乘山景区,开车均在半小时以内即可抵达,形成了一个“半小时旅游圈”。两条双向四车道旅游公路,将方城县优势旅游资源七十二潭、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和望花湖、大乘山景区串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得益于这条路,景区真正火了起来。”10月29日,方城县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副总经理李贵明介绍,景区从2013年开始营业,但前期因为交通设施不到位,路太烂,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导致客流量一直难增长。“现在黄金周平均一天接待人数近3万人次,高峰期的时候你到停车场,省内各地包括周边湖北、安徽、陕西这些地方的牌照,你能找全喽。”李贵明告诉记者。 为弥补“先天的不足”,方城县按照“县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旅游链条贯三产、旅游元素进万家”的发展思路,以旅游景区建设为突破口,优化配置旅游要素,提升旅游资源。 先后完成了《方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七十二潭景区总体规划》《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大乘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垭口—风电场、望花湖、大乘山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目前,正在聘请专家编制《方城县全域旅游规划》和《大七峰山5A级景区规划》,推进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 “路线图”的制定,为方城县旅游明确了方向。该县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旅游委,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各级相关部门,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抓旅游的大旅游工作格局。 为实现旅游资源的上档升级,近五年来,全县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3亿元,对国、省干线路网和农村路网进行了完善提高。建成景区信号机站6个,实现了景区通讯无盲区,架设并完成了重点景区高低压供电线路和用电设施。累计绿化景区面积4万多亩,植树450余万棵。以服务换取景区的发展和提升。 “酒香也怕巷子深”,旅游资源的提升为方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助多元化的营销平台,方城县制作了《游遍方城》宣传画册,《厚重方城》《炼真宫仙风史话》等宣传书籍,《吉祥方城》《缯地方城》等专题片及各类旅游宣传品,向游客集中地免费投放;录制了《炼真宫庙会》《风情望花湖》等一系列反映方城民俗、优美旅游资源风光片;强化与媒体的合作。先后赴郑州、西安、武汉、襄阳、驻马店、阜阳、亳州、徐州、晋城、菏泽等重点城市举办了多场“丝路之根,生态方城”旅游推介会,与300多家旅行社达成了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成功举办了2017年南阳方城牡丹花展、2018中国·方城万亩花海旅游节暨第二届牡丹节七峰山生态旅游区连翘花节、七十二潭彩色登山节比赛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共享红利 旅游产业点亮乡村振兴 方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在旅游产业质量提升的同时,方城县也逐渐让旅游产业成为点亮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让群众共享旅游带来的红利。 与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毗邻的磨沟村因土地贫瘠,没有支柱产业,村民们的日子一直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中。自2013年七峰山、七十二潭的先后开发,带来的大量人流,让磨沟村“活”了起来。 “我们现在就盼着两个景区能越来越火,这样我们农家乐的生意就能更红火了。”磨沟村“七峰人家”农家乐的老板娘赵玲对景区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开设农家乐之前,一家人靠着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来维持家中开销。自景区运营以来,赵玲一边在景区外摆起了零售小摊,一边将自家的平房又续上二层楼,开起了农家乐,黄金周里小小的农家乐客源不断。 如今在磨沟村像赵玲一样开设农家宾馆的有近10家,县里为其翻修了路面,重新填铺了下水通道,每张床位给予了一定的补贴,帮助其发展。在七峰山景区外,30余个摊点专门为当地村民设立,方便其在景区外进行土特产的销售。依托“金融+景区+农户+合作社”的形式,仅七峰山景区就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4252名贫困户每年实现3000元的增收。 同样的福利也在二郎庙镇得以显现,依托当地望花湖、德云山风情植物园等景点,二郎庙镇从传统农业转型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加上其便利的交通位置,如今的二郎庙正逐步成为方城县的“后花园”。 如今在方城,旅游元素正逐步渗透至每个乡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该县建设了一批有乡土记忆、地域特色的名镇名村,培育乡村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二郎庙镇、拐河镇。 围绕国家4A级景区七十二潭景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和望花湖、大乘山等重点景区,在拐河镇的南王庄村、杨集乡的大河口村、二郎庙镇的庄科村及吴沟村发展农家宾馆、农家乐上百家。“吃山珍、品湖鱼、游农乐”已经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方城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成果,着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型特色旅游村,博望镇黄金梨生产基地,柳河乡三贤山的万亩木瓜种植基地,杨集乡、拐河镇裕丹参种植基地,二郎庙镇葡萄园、蓝莓园,赵河镇乌云山千亩樱桃园,袁店乡罗汉山农业示范观光园等等,目前已经成了集观光、赏花、采摘游项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让“乡乡有景点,村村有旅游”,旅游产业为乡村带来的不仅是农民鼓起来的“钱袋子”,也是点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元素。方城县旅游产业的提升,正逐渐成为该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抹“亮色”,为方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活力。 |
- 上一篇:郑州园博园获批4A级景区
- 下一篇:上蔡:千年古县“吟”新曲文旅融合再升级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