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旅资源扶贫攻坚发展经济
时间:2018-09-13 06:50:48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马明超

  淮阳被专家称为“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是姓氏之根、易学源头、农耕文化发祥地、龙文化发源地,“满城文化半城水”,自然风貌“颜值在线”,文化底蕴无与伦比。

  因其文旅资源厚重,2008年,淮阳县被确定为“河南省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

  因其文旅资源厚重,淮阳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志智双扶、立德立人。致力于13.8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因其文旅资源厚重,淮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塑造淮阳的旅游灵魂,发扬光大“伏羲文化”,致力于将“伏羲文化”叫响全国。

  我们常说“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旅游是文化的放大器,文化是旅游最具价值的内核。好山好水,如无人文内涵,不耐细品久看,人文内涵,如点睛之笔,令山水皆生灵气,皆生多重意蕴。

  淮阳文化家底厚重,我们更着意于“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借助旅游的放大器功能,真正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2018年羲皇故都朝祖庙会上,有30个旅游扶贫摊位格外引人注目,经营者不交任何费用,商家给他们先铺货后收钱,让贫困户不花钱就能挣钱。

  淮阳县大连乡大朱村贫困户、旅游扶贫摊位经营者董修灵说:“初一十五一天能卖4千多块钱,平时一天也能卖1千多块,一个月下来,能挣万把块钱。”

  一个月的经营,30户入驻庙会旅游扶贫摊位的贫困户,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0.4万元,盈利19.6万元。

  淮阳有6个贫困村,因有旅游资源,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重点旅游扶贫村”。淮阳对6个村的贫困户都有针对性培训和支持,让他们真正拥有自我造血、自我脱贫的能力。

  淮阳县制订了《关于开展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专项工作方案》,把特色传统文化吃透、用活,扶贫扶志扶精神,立志立德立精神,助力群众脱贫攻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一是把扶贫扶志与弘扬孝道文化结合,县、乡两级每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展“孝顺媳妇”和“孝善敬老之星”等人物评选活动,亮出了精气神,传递了正能量。

  2018年7月16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走进淮阳,专家以“包拯下陈州”等地方故事,生动解读优秀传统文化,爱乡爱家,扶志扶贫。

  二是用好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曲艺,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典型故事。

  淮阳利用陈州琴书、河南坠子等“土得掉渣”的艺术形式,创作陈州琴书《脱贫致富奔小康》《和谐社会唱和谐》,河南坠子《三访媳妇》,大鼓书《脱贫致富》等作品,戏词朗朗上口,表演活灵活现,群众在轻松愉悦气氛中受到启迪教育。

  三是用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

  淮阳依托厚重文旅资源,在6个国家级重点旅游扶贫村中发展宾馆酒店、农家乐、农家宾馆等近110家,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公益性、服务性、生产性带贫岗位近3000个,直接和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5000万元。

  为实现文旅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淮阳县在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产品上下了大功夫。

  淮阳县城关镇金庄行政村,3200多位村民,人人会做泥泥狗。

  布老虎、芦苇画、剪纸、雕葫芦、黑陶等民间艺术品,都形成了产业。

  淮阳县电商产业园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覆盖了全淮阳1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服务中心开设网上店铺1500个,带动贫困户就业200余人,实现每户贫困户每月300元-1000元不等的增收。

  电商产业园内,有家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利用本地芦苇资源和传统工艺,制作芦苇画。相关部门为公司提供培训资金,帮公司培训残疾学员近300人,帮助了近百个贫困残疾家庭。

  近年来,淮阳通过每年实施的“三‘十’工程”,让一大批项目在淮阳落地生根,为扶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前面讲到的电商产业园,就是淮阳县2017年度的“三‘十’工程”之一。

  淮阳,经过过去3年的努力,在2017年实现了467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全覆盖,138116名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到位、扶贫政策全落实,全年实现44个贫困村整体退出、21571人稳定脱贫。

  B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伏羲文化”叫响全国

  淮阳“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旅资源的重中之重,就是伏羲文化。

  为提炼、展示伏羲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淮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做了不懈努力。

  太昊伏羲氏,是中华人文始祖,他的都城和陵墓,都在淮阳境内。太昊伏羲陵,列“中国十八名陵之首”,被史学界公认为“天下第一陵”。

  太昊伏羲氏开创了中华早期文明,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探寻中华本源文化——伏羲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和文化亲和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淮阳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打造全省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这一目标,提出了“以羲皇文化为核心,将文化资源保护与龙湖水域开发相结合,打造中华朝祖圣地、国学文化源地、中国休闲福地三张旅游名片”的思路。

  在伏羲文化核心景区内,太昊陵庙会,号称“天下第一庙会”,曾以825600人的香客数,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单日参与人数最多的庙会”。“太昊伏羲祭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庙会举办的“中原古韵——淮阳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已举办9届,来自全国十多个省的非遗项目惊艳亮相,成为百万游客零距离享受的非遗盛宴。

  近年来,淮阳为建设伏羲文化核心景区,恢复了太昊陵庙原有的875亩占地面积,完成了画卦台复建,致力于将淮阳平粮台遗址和陈楚古街联袂升级为3A级景区。

  以伏羲文化核心景区辐射周边,淮阳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伏羲文化景观群,成为淮阳文旅“爆点”。

  这一文旅“爆点”,带动了陈楚古街、东方神话游乐园、龙湖码头等项目的组团发展。

  这一文旅“爆点”,带动了周边一批省级旅游专业村的发展。

  这一文旅“爆点”,带动了泥泥狗、布老虎等传统民俗工艺品的销售,带动了荷叶茶、黄花菜等绿色土特产销售,带动了龙湖鱼餐馆一条街的餐饮业火爆……

  这一文旅“爆点”,吸引来海洋公园、温泉酒店、佰家姓文化旅游城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作用明显、市场前景好的文旅项目,丰富着淮阳的旅游产品体系,拉长着旅游产业链条。

  淮阳县以文旅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新引擎,2017年,总投资235亿元的98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9.2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0.52%。其中,“三‘十’工程”项目完成投资76.2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3.19%。

  全年各景区(点)接待海内外游客1216.9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综合收入52.29亿元,同比增长7.5%。

  古代淮阳人,“击鼓于宛丘之上,婆娑于枌树之下”,载歌载舞情怀热烈。

  现代淮阳人,依托厚重文旅资源,精准扶贫,强县富民,直至把淮阳“伏羲文化”叫响全国。

  淮阳人的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作者系中共淮阳县委书记)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