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济源
时间:2018-08-17 06:42:32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胡春娜

  这是一座与水有关的城市。一条古老的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肩齐名。作为济水之源,济源因而得名。

  这是一座与山有关的城市。北依太行,西临王屋,城区70%面积为山区,古时都城以河为池、靠山而筑,因而也得名“山城”。

  这还是一座有精气神的城市。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诞生在这里。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勤劳、质朴的人们秉承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坚韧不拔、敢为人先,实现了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

  一条河的文明,两座山的传奇,经过岁月的轮转,铸就了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独有气质。顶着八月骄阳,我们来到这座中原最小、建制也最特别的省辖市,看看它究竟有什么不同。

  水泽寻迹

  因水而立的城市,自然要寻觅水的来历。

  济,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这样表述:“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都从济水得名。”而济源,顾名思义,则为济水的发源地。

  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江、河、淮、济”则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则为济水,而坐落在济源市西北济水发源地的济渎庙,就是济水在古代水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最好见证。

  三伏高温天气,济渎庙里几乎没什么游人,因而显得格外幽静。庙内后院里,一泓清水在柳枝掩映下泛着粼粼波光,据当地老人说,这就是济水的源头了。以前的济源被称为百泉之城,现在市区内还有几处泉水汩汩不绝。济渎庙墙外的珍珠泉,现在依旧可以看到珠串一般的泉水自池底轻盈升起。

  尽管难以想像一条奔腾入海的大河源于这静静细流,但济水在“四渎”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立于济水源头之上的济渎庙——这座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的祭祀济水神的建筑,也是古“四渎”中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济水自古被封为“北渎大济之神”,掌管着兴云布雨、五谷收成。由于对济水神的崇拜,历代执政者对济渎庙都有修葺,并对济水的祭祀“有谨而不敢怠”。

  对于济水两岸的百姓商贾而言,济水则在交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禹贡》记载,古代兖州的贡品“浮于济、漯,达于河”,济水在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贸易起着水运通道的作用;而青州地区的货物则“浮于汶,达于济”。

  这里还是“茶仙”卢仝的家乡,他的煎茶技艺备受推崇,其“七碗茶”流唱千年而不衰。好茶离不开好水,而济源从来不缺煮茶的好水。据《济源县志》记载,卢仝煎茶的水,就取自他家门前的“流泌泉”。

  在济源城东通济桥南侧还有卢仝泉,泉水清冽,传说是卢仝“烹茶亭”所在,现存形状奇特的旧石一块,上刻“唐贤卢仝泉石”。后因蟒河改道,卢仝泉石处于河床之中,文物部门将其移至济渎庙。

  如今,消失的济水虽然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历史的长河在济源留下的处处斑驳记忆,仍提示着人们那曾经有过的辉煌。

  山城印象

  济源三面环山。

  城北,山脉遒劲,平仄毕现,给人以豪迈之感;城西,重峦叠嶂,含蓄秀丽,有些醉人的妩媚;城南,层层叠叠,逶迤婉约,好像诉说一段伤感的情话;城东则是一片开阔,一吐胸襟。济源城被包裹成了“U”型,所以称其为“山城”不为过。当地人开玩笑地说:“跟我们车牌号的豫U一致。”

  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城市过去发展有限,只有一条宣化街。这条三公里长的街道,曾是济源最繁华的街道。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源人,小石对这条街道的历史掌故和现状了如指掌。“以前,这条街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柴米油盐到农具交易,都在这一条街上。这几年,济源的购物场地不断增加,宣化街相对就显得破旧了。”

  沿着街道,高大的梧桐交错,两旁的房子高低不一,林立着服饰店、小吃店和杂货铺,一些女孩子走着、逛着、吃着,从街头到街尾。小石说,许多济源人回到家乡,都会来这里逛逛、吃吃,因为这里有故事,有乡音,还有美好的回忆。

  这条街与济水大道交叉口有一座“愚公移山”的雕像,这是济源城市精神的标志。两千多年前,愚公因为门前的大山碍于出行,才有了“移山”,虽为故事,但其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直在这里流传。走在济源的大街小巷,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愚公”无处不在。有以愚公命名的道路、大厦、网吧、商店等随处可见,小小孩童也知晓“愚公移山”的故事。

  因为大山,有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也赋予了济源人鲜明的地域性格,吃苦耐劳的济源人民也乐于将自己的家乡建设的山川秀美。

  初到济源,很多人的第一感受都是:路宽、人少,树高、楼低。

  这些年,济源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将“山城”装扮得更美,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等国家级荣誉。

  在黄河大道上有一座宏伟的建筑——济源市规划展览馆,近日开始了闭馆改造,作为最后一批游客,记者参观了展馆,了解了济源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济源市城乡规划局的党组书记、局长姚安平对记者说:“以前,济源人出门,主要靠东边的新济路,现在,济源不但村村通公路,也逐渐修建了通向各个方向的省道、国道、高速,而且济源至洛阳西、济源至阳城的高速公路正在施工中,未来水运、航运等规划都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望着展览馆中灯光闪烁的沙盘和工作人员幸福的笑脸,坚信不久的未来,这座生态之城将会更有魅力。

  惬意生活

  八月,正是紫薇盛开的季节。

  济源大道两边的绿化带里,一行行紫薇树舒展着身姿,伸出光洁的树干和繁茂飘逸的花叶,花穂娇艳多姿。微风吹来,花枝颤动,风致可人。

  走在济源的大街小巷,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各种林木茂密,高低错落,花草摇曳,生机勃勃,林路相依,林居相依。随意停下,都能找到一处小游园,享受一段静谧的时光。

  在虎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上班的郭林骄傲地说:“别看这座城市小,处处都是风景。”他在2010年大学毕业后依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在他的眼里,济源城市不大,却有山有水,景色秀美。周末,他经常去图书馆、文化城看书或参加活动。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济源的宜居美景是济源人深以为傲的,也是在外游子难以割舍的情愫,济源人的朴实勤劳也吸引了更多外地人来此就业安居。

  杨文超的老家在南阳,2012年来到济源。六年的时光,他不仅领略了济源的秀美山色,而且对这里的生活越发喜欢。

  “除了方言有点难懂,其余都非常好。”杨文超说,一次他上街买东西,看到一群人将商贩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他问身边的人:“这是卖啥的?”“茭茭穗!”没听懂的他,又拨开了人群,直到走到商贩的车前,掀开围布一看,原来是玉米。除此以外,他还因为方言闹了好几次笑话。“这也属于生活在济源的另一种乐趣!”

  “如果你认为这座城市是安静的,那是因为你不了解这座城市。”市民秦先生说,惬意的生活更需要运动的活力。

  济源人喜欢运动是出了名的。大街小巷的灯光球场随处可见,街角公园的运动器材一应俱全。走进篮球城,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管理人员介绍,近年,除了传统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等各类运动也热了起来,健身房也十分受欢迎。

  前几日的2018年夏季球迷夜市篮球联赛火热打响,这已是第18届了。丁三宝是20多年的老球迷了,他目睹了济源篮球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篮球普及济源乡村的各个角落,他说:“篮球在济源老百姓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篮球城’实至名归。”

  傍晚,半小时车程便可到南山。顺着平坦的柏油路,记者一行来到了大沟河村。晚风轻送,一位农妇正在打理她的油葵,一条小河从旁边缓缓流过。抬头,是无尽的天空与云彩,间或的山隘缺口处,远方的城市灯火通明。

  山水世界,烟火生活,这最美的风景,济源都有。⸈꼈㤈2

  老城记忆

  □郭林

  济源,是一座豫西北工业小城。20多年前,一条叫做宣化街的东西向街道,囊括了它所有的现代化气息,是济源的CBD。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度过。

  那时的我们喜欢到处疯跑,尤其是一墙之隔的北蟒河和清趣园,为我们增添了无穷的欢乐,承载了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

  那时入园得掏5毛钱的门票,在那个一包天方方便面就能成为“娃娃头儿”的年代,我们决定“走后门”。一根绳子,绕着墙垛打个结,一个简易的梯子就成形了。一群小孩儿像消防员一样顺着绳子翻越高墙爬到对面。

  那时候的清趣园还是一番原生态的景象,若干个大池塘和一池子的荷叶是我们的欢乐园,如果能捞上几条小鱼和小蝌蚪,那感觉整个人生都是美好的。

  当然,我们也会遇到“敌人”,那就是偶尔从路边蹦出来的癞蛤蟆和狭路相逢的山羊。因为在父母那里听多了癞蛤蟆会释放毒液,碰到身上就会变得奇丑无比的“教诲”,所以我们都是怀着敬畏的心理看待这种生物,尽量不与它发生肢体冲突。但山羊就不那么好对付了,那时候的池塘之间都是20厘米的小土路,有时候走到半中间的时候,突然发现迎面走来一只山羊,进退两难间,就那么尴尬地对视着。过了一会儿,山羊仿佛看穿了我们的畏惧,突然发起进攻,把我们撞倒在池塘里。然后,它傲娇仰着的45度的角徐徐走过。那时候感觉整个人生都是灰色的。

  大院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也充满了生趣。我们会因为一棵无花果树的所有权而与隔壁大院的孩子们约架;我们也会因为隔壁李老头凶我们而半夜偷放他家自行车轮胎气;我们会因为要参加四驱车比赛而偷偷打开父母的钱包;我们也会因为寒暑假作业相互抄袭而自发组建所谓的“学习小组”……

  随着城市的发展,昔日的大院已经成为老城区,小伙伴们也纷纷搬离了那里,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曾经那个陪伴我童年的清趣园早已不收门票了。前些日子去游玩,园内花木葱郁,曲径通幽,风景优美,草地上、树荫下随处可见唱戏纳凉的游人,已然成为城中一景。

  时光荏苒,童年不在,只是那些人那些事,都已成为我内心最深刻的记忆。⸈꼈㤈6

  美食:

  鸡蛋不翻:是济源的一种特色小吃。用特色小锅先做出一个带窝窝的米面小饼,然后再做出一个鸡蛋小饼,两张饼成形后合二为一。因在制作过程中不需翻煎,故此得名。

  土馍:是以王屋山特有的白面土为烘焙介质,精心炒制而成。土馍颜色似土呈微黄,硬中有脆,酥香味浓,老少皆宜。《本草纲目》记载:“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可食可药。

  面叶:虎岭面叶是济源特色面食。在碗中加入姜丝、葱花、蒜苗、芫荽、紫菜、虾米、胡椒面等十几种配料,加汤调味,然后将煮熟的面叶倒入,点上几滴香油,让人胃口大开。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