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文化 轩辕圣境文化产业园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 新密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故都所在地,目前境内遗存有黄帝文化遗迹、遗址和纪念地50多处,轩辕丘、黄帝宫、力牧台、大鸿山、大隗山、讲武山、卧龙台等载于史册,留于民俗,传于当世。 新密黄帝宫是当年轩辕黄帝屯兵备战、练兵讲武之地。轩辕圣境文化产业园是河南银基集团斥资560亿元打造的中原首个文化旅游产业。据介绍整个园区规划面积1.6万亩,项目涵盖国内最大的温泉度假中心、世界级主题公园和七座文化旅游度假酒店,园区集中娱乐体验、养生养老、度假居住等多个功能,着力打造全龄服务、全天候、全季节的文旅综合体。 未来,轩辕圣境文化产业园建成投用后年接待量将达20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300亿元,将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直接创收10亿元。作为规模宏大的文旅项目,无论是对于旅游业还是轩辕黄帝历史的重温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轩辕圣境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拳头产品’,正逐渐成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见证,打造出能够展示新密文化特色、人文风貌的交流场所、标志建筑,精准实施对外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推广,有利于提升新密在国内、国际的文化影响力。” 伏羲文化 打造国家5A级伏羲山风景区、郑州“西花园” 新密是中华伏羲文化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西北部的伏羲山,因三皇时期伏羲部族长期在此定居活动而得名。新密浮山之巅的伏羲女娲祠,建于明代之前,目前保存有明、清重修碑刻10余处,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以伏羲女娲命名的庙宇。 新密伏羲山目前拥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伏羲大峡谷、三泉湖、红石林,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神仙洞,还有豫西抗日纪念园、素心园、凤凰山、杏花村等景点。伏羲山旅游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由红石林景区、三泉湖景区、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景区、伏羲大峡谷景区和兰草湾景区五大景区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石林内,建于悬崖之上的玻璃环廊桥面采用150块三层钢化夹胶玻璃铺设,距离峡谷地面360米,环廊伸出悬崖30米,比著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玻璃环廊还长出近9米。该桥采用无斜拉索设计,整体工程用钢量超3000吨,被誉为“世界最长的高空玻璃环廊”。 伏羲古镇项目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新型农村社区和旅游小镇于一体,总投资30亿元,一期建成有4万平方米主次商业街、15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入驻美食小吃等商户98家,全部开张营业。 古城文化 千年县城标本百亿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名镇 新密古城,又称密县城,有着1402年的历史,是中原地区保存较好的县级古城之一,具有千年县城标本价值。自隋代建城,经历代经营,城内保存有县衙、文庙、城隍庙、法海寺、桧阳书院等古建筑群落,街区小巷格局依旧,仁育、义正、礼节、乐和等街名沿用至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密县县衙,是国内保存完好的县级衙署。衙内的莲池和舆图,独具匠心。监狱自隋代延续使用至2003年,堪称“世界之最”。 古城拥有历史街巷40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历史建筑139处,古井9眼,古树23棵,集中展示了隋代以来的城市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新密建设古城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与丰富的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古城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河南传统文化等内涵,发挥旅游业的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功能,把新密古城建设成一个立足河南、放眼全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特色浓郁、旅游设施齐备、服务水准上乘,有品位、有影响的新型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建成河南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镇、“郑—少—洛”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岐黄文化 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 新密是中医药文化的源头,是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黄帝内经》研创之地。 中医被称为岐黄之术,岐黄文化即中医药文化。岐,指岐伯,曾任黄帝的医官,被尊为中华医祖。黄,指轩辕黄帝。新密境内发现与岐黄文化有关的遗址、胜迹、地名、山川、庙宇30余处,岐伯山、岐伯祠、岐伯墓、岐伯泉、岐伯洞、药王庙等闻名遐迩。 岐伯山位于新密市南部具茨山区。据《路史》记载,黄帝西巡访贤,“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又据《云笈七签·轩辕本纪》曰:“时有仙伯出于岐山下,号岐伯,善说草本之药味,为大医,(黄帝)请主方药……作《内经》。”黄帝引载岐伯而归,来到新密岐伯山这个地方,岐伯于此种养药材、炮制中药、著书立说,山上保存有岐伯墓、岐伯祠、岐伯洞等遗迹。 新密依托独特的中医药历史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岐黄国医养生特色产业项目,总投资32亿元,总建筑面积76.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有产业中心、种植园区、大师会馆等。 建设岐黄养生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亿元,开发岐黄文化生态旅游、中药保健、养老服务等;建设岐黄文化园、养生园、生物科技园、生态种植园、颐养园五大园区。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溱洧文化 农耕文明匠人辈出非遗文化代代传承 溱水和洧水是中国历史上两条著名的河流,见于《诗经》,著于《水经》,至今流淌于新密。 溱洧之水孕育着新密的农耕文明,自古遗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近年来,新密市不断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河南省非遗项目4项,郑州市非遗项目12项,新密市级非遗项目37项。 国家级非遗项目超化吹歌由汉代鼓吹曲发展而来,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麻纸制作技艺从汉代留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活态传承;密玉俏色雕刻技艺,再现了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密玉神韵。 让匠人技艺在保护中实现产业传承:新密造纸由东汉初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密大隗曾被誉为“中国造纸第一镇”,目前该地造纸已形成循环经济专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2017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5.1亿元。 密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新密玉石雕刻技艺历史悠久,目前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名,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47名,以及玉雕从业大军4万多人、各类玉器企业60多家,带动就业10万余人。密瓷创烧于隋代,密县瓷窑是唐开元年间的贡瓷产地之一。2016年密瓷烧制技艺被列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密县窑沟古瓷文化小镇正在建设中。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