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网讯】“热爱生命,热爱自然”,著名登山爱好者黄怒波曾先后登顶七大洲的最高峰,也到访过南北极,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现在有意从事探险运动的年轻人,“探险不冒险,在进行户外探险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安全意识。” 6月12日,首届全球探险旅游论坛在北京怀柔开幕。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的探险旅游业起步较晚,在1998年前后初步形成规模,其后迅速发展,2004年,参与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喜欢探险旅游的人数增长越来越快。中国登山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户外运动人口总数达1.3亿。 一方面是户外探险人数的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却是人们在户外遇险和意外时有发生,尤其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2018年1月,27岁的陶鸿森在独自徒步穿越贡嘎时遇难;2018年2月,20岁的黄某在违规攀登四姑娘山景区内的玄武峰时,不幸遇难…… 黄怒波在论坛上分享自己户外探险经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时,他没有从自己众多的经验中选择,而是分享了北京大学山鹰社今年5月15日的珠峰登顶项目,这是北京大学在校生第一次成功登顶珠峰。黄怒波为自己促成了这件事而自豪,他觉得有年轻人从事登山项目,是为登山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攀登珠峰,我们是为了登顶回来,而不是把自己留在那里。”黄怒波反复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强调,在户外探险时应有安全意识。在践行“探险而不是冒险”方面,山鹰社尽了最大的努力。 上厕所必须两人同行,这是铁的纪律 作为山鹰社的指导老师,钱俊伟几乎参与了北京大学山鹰社攀登珠峰项目的全过程。攀登珠峰的队员从2014年年底就开始进行选拔,2015年项目正式启动并开展相关的训练,2016年,队员们开始攀登一些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山峰,2017年攀登了3座山峰:海拔7028米的珠峰北坳、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以及在四姑娘山进行相关模拟训练。 钱俊伟说:“从力量训练、山地拉练、瑜伽到专题讲座,以及今年年初的20周集训,整个训练计划我们每一步都做得很扎实,没有任何一步是偷懒的。正是这些前期的充足准备,才保证了山鹰社攀登珠峰的成功。” 钱俊伟坦言,户外探险对参与者的心志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登顶珠峰的登山者,平均年龄大约45岁,有了一些阅历之后,人的心智会成熟很多。而此次登山队北京大学学生的年龄大概都在25岁左右,为了规避风险,一方面是新老队员进行1∶1的配比,15人的队伍中,除了7名大学生,剩下都是38岁以上的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另一方面,在攀登过程中,要考虑每一个细节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要求上厕所都必须两个人同行,这是铁的纪律”。 钱俊伟建议想要从事户外探险的年轻人,最好不要一个人出行,要找熟悉的人和信赖的组织同行,这些人可以帮你有效地分担风险,同时还要保证在探险过程中通联体系的畅通。 此外,体能的充分训练、装备的完善、目的地和线路的了解以及相关医疗知识的储备,都是必须提前准备好的。有多年户外探险经验的钱俊伟表示,发生意外的那些人往往是准备不够充足的人,当然充足的准备并不代表一定不会出事,只是将发生意外的概率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走向户外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尊重规则 记者发现,一些在户外探险遇难的年轻人属于“违规”探险,也就是说,这些探险者并没有和地方管理机构进行报备。黄怒波分析表示,“在国外,绝大部分公园的急救措施都很完善,管理也很严格,登记的探险者,如果没有按规定时间回来,相关急救措施就会跟上,国内目前还没有。而对于那些逃票、登野山等不遵守规则的探险者来说,他们丧失了走向户外的最基本原则:尊重自然,也要尊重规则。” 我国探险旅游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小型俱乐部为主,管理水平较低,户外探险安全保障缺乏;营销手段单一,同质化严重,以低价竞争为主,盈利能力差;探险旅游企业规模小、分布散,行业合作较差,尚未形成合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服务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的行业管理组织和职业资格培训认证体系。 为此,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在全球探险旅游论坛上表示,中国探险旅游需要打破陈旧封闭的俱乐部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用互联网做信息化整合,打造互联网培训及认证平台,为行业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行业合力。中国旅游协会探险旅游分会会长韩勃则表示,今后,中国旅游协会探险分会将参考国际同行经验,共同构建探险旅游培训、认证和营销体系,研发中国特色探险IP,让探险活动在产品和服务上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与规范。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院长张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探险旅游行业的从业者非常匮乏,有志于从事探险旅游行业的年轻人应该先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比如体能训练、营救知识学习等,中国可供户外探险的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高原地貌,相对于美国大峡谷穿越线完善的硬件、软件服务体系,我国的黄土高原穿越线则还有很大差距,这些资源的开发以及探险旅游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年轻人的积极参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6月21日 08 版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