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紫关镇古关门高帆摄
荆紫关明清古街 张建伟摄
古街小景王洪连摄
【豫网讯】荆紫关,位于淅川县境,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素称“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之地。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丹江,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凭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商贾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古镇至今保存着五里明清长街,风貌沧桑,韵味十足,独具特色。 ◎古风扑面来 薄暮时分,夕阳余晖洒上荆紫关的亭台楼阁。风吹过,摇动飞檐翘角上的风铃,丁丁冬冬,其声悠扬,反而更显古街静谧。 行走荆紫关,从古镇关门开始。 关门在古镇长街的最南端,跨街而立,顶部为砖砌斗拱,左右两端陪顶,呈“品”字形。主顶下赫然镌刻魏碑体大字:荆紫关。 拱门却不宽敞,仅容一辆小轿车通过。细看旁边石碑,有字显示:“(关门)建于1904年,几经炮火洗礼,原貌依旧。” 荆紫关何以称关,《淅川县志》主编吴云贵认为有三重原因:一是它地处秦豫交界处,关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内是连接中原大地的南阳盆地,是由中原入陕东南之要道。二是因为荆紫关所在地,战国时属楚国,楚王派太子荆镇守,此地遂称荆子口。三是由于此地夏季漫山遍野开放荆籽花,花紫色,清代又改称荆紫关,寓意“紫气东来”。 关门内青石铺路,700余间店铺连绵五里长街,均沿丹江而建,青砖黛瓦,雕栏画栋,勾心斗角,翘檐呼应。 老街两旁店铺,其门皆为漆成黑色的厚厚竖木板,条条相扣,昼启夜闭,仍如许多年前模样。店铺之间多以两米多宽防火墙间隔,就像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街巷民居多为“前店后舍”,穿过临街店铺,后面便是一个四合院,主人家日常生活起居,全在后院。古街因商业而兴,保留的建筑中,处处可见明清商业活动印迹。 关门向北四五十米,有宫殿坐东朝西,名平浪宫,寓意风平浪静。平浪宫供奉着船工们的保护神——杨泗爷。这里当然也是船工、来往商人的精神家园。平浪宫两旁有钟、鼓二楼,皆三层木楼,气势恢弘。当年,船工们就是听着这里的钟声,走向丹江,走上赖以生存的大船,风里浪里讨生活。 古街会馆林立,分布着禹王宫、山陕会馆等建筑群,屋宇楼台广大轩敞,木雕石刻别致精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荣。 禹王宫门楣处有一“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石刻。浮雕工艺,画面传神,嵇康“引琴而弹”,阮籍“嗜酒能啸”,向秀“雅好老庄之学”,荣启期“鼓琴而歌”,美美与共,各有千秋。当年,竹林七贤隐居在山阳(今修武一带),与此处相距不过数百公里。将七贤供上门楣,或许是七贤不羁的性格暗合了商贾开放且不拘一格的做事风格,又可见商人内心深处对文人雅士的极为尊崇之情。 山陕会馆中,一处壁画颇为引人注目。一头白虎,其头威风凛凛,其身温顺柔弱,虎头猫身,让人诧异。淅川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张军介绍,当年画师所画猛虎气势凛然,威风八面,但画成后有人指点:其虎太生猛,商人应和气生财。馆主遂授意画师重画,最后就成了这副“温柔”模样。 山陕会馆内,木雕多见于门楣,有“八仙过海”、唐僧师徒取经等场景,多用镂空、阴刻、浮雕等手法,而石刻则多以莲、梅等花卉为主,可谓无木不雕,无石不刻。 会馆留存记忆,长街见证繁华。据《淅川直隶厅乡土志》(1905年编)载:“全镇商务以荆紫关为贸易总汇,城中(县城)次之。”据记载,镇上当年有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二大骡马店、二十四大商号,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声名远播。 如今的古街,依然能感觉浓郁的商业氛围。十步之内必有商铺,或售草鞋,或卖小吃,或开客栈,门边可见晒粮的奶奶、穿针的大嫂、奔跑的孩童。不时有游客由店铺进入后院,主人并不阻拦,随你参观打量。与外面相比,这里少了现代商业竞争的残酷,倒多了几分鸡犬相闻的田园风采。 ◎丹江千帆过 荆紫关毗邻丹江,因丹江而闻名,也因丹江而繁华。 丹江航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而秦汉魏晋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很长一段时间位于关中地区,荆紫关正好位于荆州贡道上,各地的贡品到了这里,因为水道变窄,需大船换小船,再用车队运载。而关中地区的货物到了这里,也要换大船往下游运输。因此,这里就成了重要的水旱码头。 唐代“安史之乱”后,因江淮交通时常受阻,丹江遂成为江南诸省向京师漕运的“黄金水道”。 明清时期,丹江航运进入黄金时期,荆紫关也成为南北货物集散地。特别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廷迁往西安时期,南方各省粮食皆从这里转运西安。一时间,这里每日停靠数百艘船,百舸连樯,千帆比肩。此时的码头也从一个扩大到三个,沿岸专为船工客商服务的饭馆、酒楼形成600米长河街,叫卖声日夜不绝于耳。 经历了一番周折,记者找到了丹江上的老船工史余地。“整个荆紫关镇,当年跑长途航运的只剩我一个人在世了。”坐在低矮的泥坯房中,这位83岁的老船工挽着裤管扬着手,慢悠悠地说出第一句话。 史余地说,史家三代人撑船,四代人从事与航运相关的营生。他打小在船上长大,“船最多可装上万斤的货,有三间房子大,运的货多是盐、桐油、布匹。” 他说,自己从小便跟着爷爷走船,下至武汉、上至陕西丹凤龙驹寨,生活极为艰辛。遇到浅滩过不去,结冰也要跳下去拉船,“穿着干衣服下水,带着冰碴子上船。”说这话时,老人裸露的腿上青筋凸起,也在无声表达着往昔岁月的艰辛。他唱起旧时在丹江两岸流传的民谣:不怕地,不怕天,就怕下河去拉滩。面向地,背朝天,四肢着地浑身酸。两耳不住嗡嗡叫,头蒙眼花口舌干。眼珠憋得往外冒,呼哧呼哧直发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随着上世纪铁路、公路的畅行,丹江航运逐渐衰落。多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上游水电站影响,丹江水量不再丰沛,当年荆紫关宽阔的丹江河面如今呈现多条细细的水流。有的地方变成了湿地草滩,偶见觅食的白鹭。 ◎战略险要地 荆紫关因其显赫的战略位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荆紫关属下鄀国。周襄王十七年,秦国联合晋国南下进攻下鄀国的时候,首先攻占荆紫关扎下营盘,而后进一步攻占下鄀国。下鄀国降秦后,荆紫关属秦。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秦楚两国不断发生战争,荆紫关一带首当其冲,秦军白天来,这里的老百姓插上秦军的旗帜,晚上楚国的军队又攻来,老百姓只好又换上楚国的旗帜,朝秦暮楚的典故就出于此地。朝秦暮楚在后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略带贬义,但荆紫关的老百姓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更多地反映了战事的激烈程度。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项羽攻秦。《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劝降南阳郡守后,“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可见当年刘邦的行军路线是沿丹江而上,通过荆紫关而西进,先于项羽入关。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刘秀起兵,活动于荆紫关一带,至今这里留有许多地名与刘秀相关。 明清时期,这里的军事机关不断升级。1802年,清廷在此地添设协镇,并设副将统领左右两营。 在近现代,荆紫关也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荆紫关的特殊地位,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主席数次提及荆紫关。在荆紫关革命纪念馆里,至今保留着几份毛泽东指挥中原突围的电文手迹。 ◎脚踏三省界 荆紫关古镇背依伏牛山系之猴山,站在猴山制高点,整个古镇的走势一览无余。 明清古街就像一张弯弓,蓄势待发,又似一条蛟龙,沿丹江而卧。丹江对面西南方向,是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原称郧县)白浪镇,西北方向便是陕西商南县。从地理上看,丹江形成的冲积平原集中在荆紫关镇,湖北、陕西所属的两个地方多处于山坳之中。 荆紫关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三地政府设立“三省界石”,人们在此可体验“一脚踏三省”的感觉。 界石位于荆紫关镇白浪街,是一块顶角朝天的三棱石,三省以此石为界,西归陕西,东北归河南,东南归湖北。三省辖地在白浪街犬牙交错、屋舍相连,于是形成了颇为有趣的风情,明明是门对门的邻居,有的听豫剧,有的听秦腔,有的听湖北汉剧。有的人家放一张床横卧两省地,自称“夜卧两省”。 据考证,全国三省交界地有40多处,但没有一处像荆紫关这样三地在方圆两公里均设镇级政府,而且也没有像此处一样三地房屋在一条街道交错相连。 三地人民在沿袭传统习俗的同时,交流极为频繁。在荆紫关,三省之家屡见不鲜。在三省界石处,经营“三省客栈”的老板娘蔚洁是一个快人快语的大姐。她介绍说:“我婆婆是河南人,我是湖北人,侄媳妇是陕西商南县人。” 以前,这条街没有环卫工人,每逢有上级部门检查,三地政府都会通知让蔚大姐提前打扫卫生。“为了打扫这块地,我接三个省的电话。”蔚大姐笑着说。 正是看中这里三省交界特色,蔚洁和丈夫几年前回来经营农家客栈。只是这里平时人流少,只有节假日才会有人来看稀罕。 如今,这种状况正在改变,三地镇政府中,荆紫关镇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思路也最活跃。近年来荆紫关镇请河南大学、河南省规划设计院等单位高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等,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了“明清古街”改造,修复了平浪宫、禹王宫等古建筑;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三省友谊广场。 人们来这里,游古街,赏民俗,啖美食,观湖桑,体验“一脚踏三省”的豪迈,感受三省的特色文化和习俗风情。 毕竟,这里是历史深处走来的荆紫关。 |
- 上一篇:云台山牵手中国人寿 打造全国客养基地
- 下一篇:南阳老界岭:打造中原第一避暑养生胜地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