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天河----红旗渠
时间:2017-03-07 07:43:14 | 来源:豫网 | 作者:黎明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林州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因为它是一个全部靠人工利用原始工具在山腰峭壁上修建的灌渠,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人工天河”,并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jpg

  据报道,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10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有人计算说,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发生人相食5次。从1957年开始,虽然先后建成了几座大型水库,但是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实现大面积灌溉。

3.jpg

  为了改变林县严重缺水的状况,结束林县人民远道取水的困苦生活,勤劳的林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在没住处,没石灰,炸药难,技术人员缺乏的条件下,数万林县人民通过一镐一锹,一锤一钎,用劈山峰、凿山洞的方法,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战,终于1969年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完成了干渠、支渠、斗渠相配套的红旗渠建设工程。红旗渠修建10年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林县人民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林县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时代赞歌,他们的伟大壮举惊天地,泣鬼神,气贯长虹,气吞山河。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伟大的人间奇迹。

1.jpg

  红旗渠建成后,基本上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的面貌,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恶劣生存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奠定了基础。红旗渠是一项水利工程,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林县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jpg

  从小就从电影纪录片中见到过关于红旗渠的报道,那时就心生敬佩之心。适逢丁酉惊蛰之日,终于有机会亲临红旗渠,亲眼目睹红旗渠的壮观景象,亲耳聆听红旗渠的动人故事,亲身感受红旗渠的伟大精神。为红旗渠人民喝彩!为红旗渠精神点赞!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