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建成通车桥梁14039座达8864.1公里,其中高铁桥梁6392座6343.7公里。 中国的基础建设,就像"疯"了一样,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而中国基建,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奋起直追,赶超英美,成为了真正的实至名归。(中国山东网) 2020年年初,"十三五"收官之际,新冠疫情全面爆发,各大基础设施建设都被按了"暂停键"。疫情防控,是第一要务,但并不意味着"基建狂魔"就此"停机"。随着疫情的常态化控制,"基建狂魔",再度"重启"。 我国版图幅员辽阔,地势复杂,西南地区又多崇山峻岭,因此我国铁路建设常常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修建桥梁必须让桥墩稳稳的"扎根"在地下,面对不同气候条件和地质变化,也必须稳如泰山,为列车提供安全、高平顺、稳定的线路。因此设计好一条高铁,桥梁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一大批涉及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中国铁路建设更是硕果累累。14039座、8864.1公里、6392座、6343.7公里,这一串数字是对中国铁路基建实力最大的认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遇水搭桥需要完美的设计图纸,更需要大型的基建机械设备。世界最大海上作业浮式起重机、世界载重最大自卸铁路货车、世界最大电动轮自卸车、世界最大轮式起重机、世界最长臂架泵车,这些工程机械五大世界之最,均被我国包揽。从过去的"东亚病夫"到今天的"基建狂魔",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坚守,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扎根在一线,用寂寞守得今天的芳华。 今年计划开工铁路项目68个,金台铁路、中老铁路预计今年建成通车。道路通,则百业兴。铁路极大方便了沿线百姓出行,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给当地经济发展安上"加速度"。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的来势汹汹,中国铁路审时度势,既着眼当前,又谋划全年,疫情防控、经济建设两手抓。作为中国运输业的脊梁,中国铁路用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领头羊精神,带动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蒋敏) |
- 上一篇:安全教育进校园,共筑铁路防护网
- 下一篇:大力开展铁路环境治理行动,刻不容缓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