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振兴不可盲目“照抄作业”
时间:2021-05-10 10:43:24 | 来源:豫网-河南门户 | 作者:

在实施乡村振兴产业中,有些地方难免存在急功近利的“拿来主义”思想,看到别的地方花海红火,也种植大片的花,看到其他地方中药材卖得好,就种植中药材,看到乡村旅游火爆,就大搞乡村旅游,结果由于不切合实际,往往最终全部泡了汤。 乡村振兴是在农业农村仍然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开展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沉心静气,谋定而后动,乡村振兴模式不能盲目地“照抄作业”。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幅员辽阔,生态多样,不同地区的乡村特色迥然不同。新时期,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在强调规划先行、统一部署的同时,还要科学把握农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不搞“千篇一律”的规范化操作;在借鉴其他地区农村建设经验时,不能照搬现有模式,导致农村景观的简单化、城市化和西洋化。 我国农村情况复杂,不同的种子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经济条件好的农村要突出现代气息,自然生态良好的农村要保护青山绿水,历史文化丰富的农村要注重历史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对生活环境较差的农村,要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注重区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才能让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浮现于广袤的乡野大地,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多样性发展。由此可见,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新时期农村振兴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既有整体设计,又有分类推广;既要有“面子”,又要有“内涵”。我们心中要有蓝图,脚下要有道路,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迎头赶上,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强国的重要标志,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底色。 (陈俊如) |
- 上一篇:“移动接种车”可以再多些
- 下一篇:用“中国精神”打造“中国品牌”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