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献伟 据媒体近日报道,四川巴中市通江县某村的一处饮水工程已竣工3年,但仍时时没水,村民也很少能用上自来水。当地有关部门解释称,一是因为扬程太高,水泵功率太小,水抽不上去。二是因为地下水是当地的主要水源,但地下水已经接近枯竭。 饮水工程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往往也被称为“民心工程”。如今,当地这处本该惠及一方百姓的饮水工程几近摆设,无法不让人感到遗憾和痛心。 反观当地给出的解释,笔者认为,这些理由显得很牵强,根本站不住脚。试问,如果当年修建这处饮水工程前,相关部门能够严谨决策、科学论证、充分评估,如果当年在验收环节能够查缺补漏,及时止损,那么,何来今日“烂尾”式尴尬?何故招致众多网友的吐槽和批评?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民生基建“烂尾”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在厕所革命中,一些地方修建的厕所华而不实,让群众有苦难言;在公路建设上,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监管,导致道路或成为“豆腐渣”,或成为“断头路”,让群众颇有微词。这些民生工程之所以“烂尾”,在笔者看来,归根结底还是源自相关部门责任意识和工作作风“烂尾”,热衷搞花架式、秀花活儿,形式主义思想大肆作祟,让本该是好事的民生工程变了味儿、走了样。 民生无小事。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事关乡村振兴宏伟大计。愿当地这处“烂尾”的饮水工程能够像一面镜子,让相关部门红红脸、出出汗,生发羞愧之心。同时,对那些热衷“拍脑式”的决策者起到耳提面命的警示效果,使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责任和作风建设,探索建立民生工程的长效监管机制。唯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民心工程”沦为人民群众眼中的“伤心工程”。 |
- 上一篇:返岗复工,铁路在行动
- 下一篇:温暖春运,感谢坚守岗位的铁路人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