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爸爸妈妈:祝你们工作顺利,大吉大利,健健康康,我和姐姐会一直支持你们的。”2月4日,家住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柯湖村的刘思甜和刘伟森姐弟俩用新年贺卡写下对父母的思念。一份由新春贺卡和他们亲手包的饺子、烘焙的饼干,共同组合成的“爱心饭盒”,搭上了高铁,经过铁路青年志愿者的接力传递,3小时后被运送至远在苏州务工的父母手中。(2月6日中国青年网) 春节即将来临,受疫情影响,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就地过年。父母不能回家团聚,那些留守在家乡的孩子,心里的失落与难过可想而知。孩子始终是父母放不下的牵挂,因此,关爱这些留守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过好年,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职责,更是让务工人员安心就地过年的承诺。那么,如何让这些留守孩子过上一个有意义的新年?各地做法大同小异,比如为留守孩子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与父母远程视频聊天,陪伴他们一起过年等等。相比之下,铁路淮南西站青年志愿者的“爱心饭盒”传递活动,或许给大家带来更多有益的启迪。 淮南西站是柯湖小学的帮扶结对单位,全校近一半孩子的父母去外地务工。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孩子同样要面临父母亲过年不回家的现状,难过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让孩子感受更多关爱与陪伴,淮南西站组织车站青年职工开展“温暖冬日、陪你过年”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除了学习烘焙、制作特色年饭、手工DIY等活动外,各位留守孩子还获得了一项神秘“特权”:他们亲手制作的“爱心饭盒”,将通过站车联动、爱心传递的形式,跨越千里运送到父母的手中。这一份份倾注了孩子们真情和汗水的“爱心饭盒”,虽然其中的食材并非顶级,食物形状不太工整,口感亦是平平无奇,但是,对于各位父母而言,它肯定是最美味的,也是无价的!通过“爱心饭盒”,孩子默默地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爱,而父母也体会到了孩子的感恩和成长,万语千言,尽在其中,这或许就是众多铁路青年志愿者发起活动的初衷吧! 感谢所有暖心的铁路青年志愿者,正是他们不辞辛苦的联手传递,让各位留守孩子及其父母,感受到了相互牵挂的心跳,过了一个温暖又幸福的新年。跨越千里的“爱心饭盒”,真的很暖,很有爱。(徐向荣) |
- 上一篇:发挥“一肩挑”在乡村振兴中的引擎作用
- 下一篇:央视春晚展示河南气质之变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