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办督查室派员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大方县自2015年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截至2020年8月20,共计拖欠教师绩效工资、生活补贴、五险一金等费用47961万元,挪用上级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34194万元,引发广泛关注。 累计金额数目大、拖欠时间久,令人乍舌。特别是在教师节前,爆出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更是令人揪心。有网友直言:从2015年到2020年,这五年的教师节,大方县的老师们是怎么度过的?大方县政府又是怎么为老师们庆祝的?他们是怎么一边口头歌颂“教师伟大,师恩难忘”,一边伸手拦截老师的工资补贴的?良心不痛吗? 实际上,大方县是贵州省的一个省级贫困县,直到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才宣布大方县退出省贫困县序列。作为省级贫困县的大方县,本身地理条件、生活环境就要艰苦一些。在这里工作的教师,如果再遭遇工资不能按时如数发放,不知他们是怎么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也很难想象他们如何在讲台上带着期待和向往对着学生们深情讲述远方的美好和诗意的。 近年来,关于教师工资的话题经常上话题热榜。不仅是源于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更是因为党和国家一贯对教育的重视。没有广大教师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受人尊重的职业。但是大家并不认为尊重教师就是把教师当作神坛上不吃不喝的神像,而是把尊重教师落实在提升教师待遇上,让教师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群体存在。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曾进教师修养”的宣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健全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实现教师工资稳步增长。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提出:“要完善乡村教师工资收入、住房、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政策。健全“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显然,大方县我行我素,没有把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放在重要的位置,不仅严重侵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大方县的老师们面临着工资不能正常发放,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生活条件艰苦的窘境,但他们中有不少老师,依然坚守岗位,尽心尽责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这是他们“为教育固守清贫”的师德体现。当然,“固守清贫”四个字对大方县的很多老师来说多少有一些辛酸沉重,就算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说起这四个字来,心中也不免产生钝痛之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担负着为国家育栋梁的重任。贫困地区的教师更是为当地振兴教育,推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脊梁。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让教师们在教育阵地上发光发热,当地政府就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目前,贵州省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大方县督促整改和开展查处工作,对大方县拖欠的教师绩效工资及各类津贴补贴、欠缴教师的“五险一金”,确保今年9月10日前发放补缴到位;对大方县违规挪用的教育专项经费,确保年底前全部归还到位。希望今年的教师节,大方县的老师们能过一个幸福的教师节,真切体会到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自豪和骄傲。 大方县连续5年拖欠教师工资是一个教训,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启示着更多的地方政府牢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不仅是一句口号,尊师重教也不是口头说说。事实上,广大教师们并不要求额外的“善待”和“重视”,确保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就是对教师对教育最基本的尊重。(聂飞) |
- 上一篇:违规的“骨灰小区”为何生意兴隆
- 下一篇:下派干部,为乡村振兴“提档增速”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