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各地为了防控疫情,要求市民不跨省旅游。城郊附近的乡村旅游景点成为了市民假期出游的不二选择。广大市民到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体验民风民俗,感受清新的自然风光。当地村民百姓借助乡村旅游创收增收、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全国不少农村地区依托自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发展特色旅游业,让地势偏远的农村成为“网红打卡地”,让“山水田园”成为了城市居民的“诗和远方”。与此同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区,为了经济效益,而一味迎合城市居民“口味”,添置一些铸铜雕塑,修建娱乐设施,大搞趣味活动,甚至东施效颦,直接搬用某些城市里的服务模式等。这样的“苦心经营”换来的却是游客们的反感,让游客们大失所望,觉得这样的乡村旅游索然无味。乡村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乡村的生态原汁原味。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才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生命。无生态何谈生态旅游。所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落脚点在“生态”,在于留住乡村的“泥土气息”。 基层干部要懂得调动乡村百姓的保护乡村生态的主体意识。乡村的百姓们对乡村的草木山水,最了解,最有感情,最不愿意看到乡村的自然生态变了味,对乡村的自然生态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基层干部要懂得调动百姓的智慧力量,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时,广泛听取百姓建议,立足地方生态实际,挖掘乡村本土文化基因,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旅游业。基层干部还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激发百姓们主体责任意识,让百姓做乡村生态最有力的保护神。 基层干部要加强责任意识,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做好指导和监管,防止乡村因乱开发和乱修建而失去了本真魅力把保护乡村的原生态,突出乡村绿野魅力和文化特色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底线原则。 乡村生态旅游给当地财政带来大幅增长,乡村生态旅游效应正在不断惠及当地乡村百姓、推动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就要在“生态”上站稳脚跟! (聂飞) |
- 上一篇:“直给直兑”给复工复产下场“及时雨”
- 下一篇:“病愈”干部大有可用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