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令”需疏堵并举打好持久战
时间:2019-02-26 08:10:44 | 来源:大河报 | 作者:木须虫

  最近,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并解读《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宣布海南自今年起分种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未来,海南有望成为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禁塑”、有效防治“白色污染”的省份,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2月25日人民网)

  推动“限塑”向“禁塑”转变的重要意义无须多言,塑料带来“白色污染”的公害也不缺少共识,但是之所以形成强大的依赖与惯性,根本原因还是其作为包装物使用的便利,这也是原本旨在通过有偿使用达到限塑目的的“限塑令”实施十多年来沦为“卖塑令”的内在驱动,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虽然需要付费,但也只有几角钱,消费者为了追求便利,这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无论是限塑还是禁塑,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消费成本问题,而是使用便利的依赖。换言之,如果禁塑让全体居民购物买菜等现实生活感到不便,存在需求的落差,在流通环节禁止塑料制品恐怕也难长久。很明显,这需要在传统塑料制品退市的同时,具有环保功能的塑料制品或者其它产品加快入市,实现功能替代并补上需求的空缺。

  不过,对于环保功能替代则是明显的经济命题,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成本比现有塑料制品的成本要高得多,在市场价格博弈中处于明显劣势,在一些行业如快递、外卖、餐饮等,都在经营成本的理性计算之列。因此,对于公共管理而言,禁令好制定,但是执行起来则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需要勇气、力度与智慧,在落实上要真正疏堵并举,构建体系,久久为功。

  一方面堵要堵得住,“禁塑令”能够令行禁止。行政层面须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重点环节、重点行业的管理,如快递、外卖、餐饮等行业应当推进联动共治,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同时,加大市场执法与监督力度,禁得越严,短缺形成的非法利益诱惑力就越大,更需要严格的执法守住底线。另一方面疏要疏得通。禁塑与包装物环保替代互为表里,包装物环保替代还存在现实的成本瓶颈,尽管通过禁塑为其替代入市扫清障碍,同时,销售量起来了可以摊薄成本,不过大规模的包装环保替代生产能力的形成需要不菲的投入和较长的周期,来自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不能缺少,如海南拟在过渡期内对这方面的生产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是可行且必须的。此外,鼓励使用替代的相关政策也应完善,特别是包装物用量特别庞大的行业,要奖罚并举,帮助降低使用成本,抵御低成本一次性塑料制品回流的冲击。

  总之,禁塑靠的不是“禁令”,而是体系化的治理,期待海南的探索与实践能够积累更多有操作性可复制的经验。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