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访北京大学人文讲座教授杜维明
时间:2018-09-16 06:51:39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何可

  “嵩山论坛历时七年,我们紧紧围绕‘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这条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全面的议题,目的就是要在文明的互学互鉴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合本届论坛“多元共存·和谐共生·未来共享”的主题,北京大学人文讲座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院院士杜维明作了进一步诠释。

  杜维明说,论坛2012年提出“从轴心文明到对话文明”,揭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2013年则开始讨论“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胸来达到人文精神充分发展;2014年提出“天人合一与文明多样性”,用尊重自然也尊重各种不同的文明的包容心态来推动发展;2015年“和而不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6年“转化与创新:迈向对话文明”、2017年“成己成人:共建天下文明”,都是以人和社会、全球的紧密联系来推进层层合作。

  “这些议题其实都和共存、共生、共享有密切的关系。”杜维明说,“三共”主题符合论坛主线发展的一贯思维,切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主题。

  在杜维明看来,嵩山论坛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文明发展的前沿阵地,方式是对话交流,目标是建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年度主题不仅贴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义,也跨越了文明生成、发展和成果三个方面,既有哲学方面的联系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接地气”,扎根中国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尊重差异,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基本价值,展现了宽广大同的和谐精神。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