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变化“在路上”
时间:2018-06-05 07:34:15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宋敏

   “要想富,先修路”“一路通,百业兴”,这是老话,更是真理。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近日,笔者在息县探访了“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

  初夏时节的息县项店镇张庄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连着每户人家,不时有车辆往来穿梭,道路两侧的白玉兰、沙柳随风摇曳。若不是听村民“忆苦思甜”,很难想象这里以前的模样。

  “进了息县坡,道路像鸡窝,搓板路坑牛能卧,小坑还没大坑多。”说起以前的农村路,80岁的村民曹光荣不胜感慨。原来,以前进村的路又窄又破,边坡上堆的都是垃圾,村民还喜欢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积杂物,原本就不宽的路肩蚕食严重。修路前后对比反差大,让人直观感受到“四好农村路”给村民带来的满满实惠。

  从前因为路差,困住了张庄村的发展步伐,也让这里成了有名的贫困村。为了补齐短板、迎头赶上,2016年至2017年,息县整合9.36亿元财政涉农资金,建成1971公里农村通村通组道路,其中张庄村共修建组组通5公里、户户通8公里。放眼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列入2018年民生实事,1~4月份,全省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道路1190公里,为年度目标的16.22%,其中4月份完成379公里……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感受到了出行便利的好处,更多的贫困地区受惠于“路路通”。

  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才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正所谓“硬”路还要做好“软”文章。在张庄村,不同路段,栽植不同树木,立体搭配乔木、灌木和草坪;每隔一段还放置有分类垃圾桶。公路建好后,路肩树木种植管护就交由村里管理,设立公益性岗位,安排贫困家庭人员就业,形成路肩林带管理和农村公路日常管护长效机制,在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同时,也使乡村道路更畅通、农村面貌更美观。

  夜幕降临,清风拂面,矗立在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响起了欢快的歌曲: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乡亲们不断从四面走进广场,跳着属于他们的幸福舞步。让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村里的变化在路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也永远在路上。 (作者为本报城市经济采访部记者)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