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并重:放大城镇化的聚合效应
时间:2018-03-12 06:27:16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柏程豫 彭俊杰 郭志远 李建华

  

  本版稿件在河南手机报同步刊发

  城市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

  应多给城市留点“没用的地方”,我想就是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应该“有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是城市灵魂。

  ——习近平

  以人为核心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的城镇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通过平台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

  当前,我国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时代,城镇化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河南来讲,城镇化率已过50%,进入质量并重的新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新时代的发展特征,以人为核心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加快发展,并以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通过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高质量的城镇化无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更多高端要素向城镇集聚,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城镇化人口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各种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将推动知识、技术的传播,带来观念碰撞和思想融合,由此极大地推进创新;同时,城镇消费远高于农村,更多人口进入城镇,将有效扩大内需,激发经济活力;而当城镇化率突破50%,乡村社会开始加速向城市社会转型,将带动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生活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并以此极大地弥补城镇的短板和不足,促进城镇的平衡充分发展,并有效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平台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

  新时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打造一系列平台为载体和手段,通过平台建设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河南扩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同时,要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强化郑州的城市竞争力,提升其首位度,以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扩张郑州的容量,优化提升郑州的功能,进一步强化郑州对中原城市群的核心牵引作用。还要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全面增强县级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吸纳更多农业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实现河南城镇化的相对均衡发展。

  以改革创新激发城镇化发展新动能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只有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矛盾的“手术刀”、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才能不断激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动能。要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的户籍、土地、财税、社保等体制机制,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创新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有坚实的财力支撑。充分发挥“三区一群”国家战略平台的作用,强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强化创新的引擎功能,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统筹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目前河南尚有近5000万的农业人口,乡村板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必须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统一起来,一手抓新型城镇化,一手抓乡村振兴,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为此,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加快小城镇体制创新,争取更多的县和小城镇实现撤县撤镇建市,强化其连接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构建城乡共同繁荣、区域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提高郑州的首位度,引领全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引领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城市。随着河南城镇化率超过50%,要牢牢抓住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科学把握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处于塔尖城市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对河南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河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强化河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带动功能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不仅肯定了郑州的优势,也指出了不足,明确提出要夯实产业基础,突出改革创新,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内外联动,彰显人文特色,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不仅会彰显郑州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更大作用,而且也将进一步强化郑州作为河南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带动功能,并成为拉动全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提升郑州首位度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目前郑州距离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还较大,经济总量和人口容量相对较小、首位度低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短板,这将势必影响郑州作为核心城市在新时代更好发挥引领全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和作用。2017年,郑州人口首位度10.2%,经济首位度刚过20%,同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武汉和西安人口首位度分别为19.3%、18.2%和23.2%,经济首位度则分别为37.6%、36.7%和34.1%,通过比较看出,首位度低已经成为影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着力提高郑州的首位度,引领全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以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筑牢国家中心城市的根基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从单个城市到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核心区域。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郑州市区容量有限,城市空间越发紧张,向外发展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以郑州为核心的大城市密集区正在形成。建设郑州大都市区有利于拓展郑州的发展腹地,优化城市功能分工,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增强集聚渗透与辐射带动能力,强化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根基。

  突出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总体要求。河南城镇化率超过50%,意味着河南这一传统农业大省正式跨入城市社会,但是,与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郑州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郑州对高端人口的吸引和集聚,直接影响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目标,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着力破解城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努力补齐短板,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环境,让居民生活更美好,让人民群众更幸福。

  做大做强新型城镇化的平台载体

  ●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

  ●区域联动机制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城市群不仅日益呈现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为新时代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为此,河南要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以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优化河南城镇布局,做大做实平台载体,为河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城市群是新时代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城市群是城市化的主体空间形态,它以较少的国土空间聚集了较多的人口和要素,形成了较大的产出,是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也是最具创新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地区。将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就是通过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促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实现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而有效解决区域内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大幅提高区域发展的规模效率。因此,河南也必须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

  加快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就是顺应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以互联互通、共治共享的互联网思维为城市发展理念,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体制基础,以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为主要支撑,以产城人融合发展为主要动力机制,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一方面要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以“米”字形综合交通网络为依托,以资源环境优势、现有基础条件和开发潜力为承载,着力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推进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现代中小城市、特色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着力形成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和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城镇发展网络体系,从而为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优化的城镇网络支撑。

  率先实施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其本质是利用高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地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破除区域与城市之间发展障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率先推进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原则,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交通、能源、电力、水资源、信息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持续推动区域联动机制全领域覆盖

  区域联动机制全领域覆盖就是借助行政的力量,统筹城市群系统内外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的良性互动,逐步解决因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区域发展不协同问题。中原城市群推动区域联动机制全领域覆盖,一方面要加强省级政府间的沟通协作,探索建立由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级政府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中原城市群各城市政府参与的协调机制,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接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以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中原城市群高效运行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河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跨区一体化政策保障。

  以百城建设提质为抓手夯实基础支撑

  ●百城建设提质变郑州“一城独载”为众多中小城市“百城共承”

  ●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深刻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立足河南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现实需要,以全省超过一百个县(市)城区为主体,通过城市建设的全面提质,着力打造城镇化的发展载体和平台,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不仅是新时代河南统筹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城镇化牌”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新时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空间上看,郑州是全省唯一人口净流入城市,使得河南空间城镇化呈现为郑州“一城独大”的集中城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和质量提升。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通过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的承载力,立足实际从空间上分散打造城镇化发展平台,变郑州“一城独载”为众多中小城市“百城共承”,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空间上相对均衡发展;同时中小城市离农村较近,具有转移农业人口的天然优势,百城提质工程的实施顺势应时,将进一步把这种优势显性化,有利于大幅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城镇化进程。

  努力做好“水”“绿”“文”“业”四篇文章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作为河南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这四篇文章,将城市的河、湖、渠等水系连通起来,循环流动起来,使城市在涓涓流水的润养下更加灵动有活力;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使城市在冬天也能看到片片绿色,夏天更有茂密绿荫的庇护;延续城市文脉,提炼形成一种城市精神,使城市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风貌交相辉映;把传统产业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促进城市发展,并以此着力打造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

  突出抓好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关键环节

  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四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质量与效果,也直接关系着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决定一个城市的方向和未来,必须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建设是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的关键,通过实施一批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棚户区改造、燃气气化、城市供热等基础设施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中小城市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要坚持建管并重,实施人本管理、法治管理、精细管理和智慧管理,增强广大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实施也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方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产管理、组织资本生产来发掘资本效益,推动城市走出自我积累、自我增值、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路子。

  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双修”三大工程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双修”这三大工程,都有助于直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着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管理提升等,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重要基础支撑。以文明城市创建引导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要着力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保护城市山脉、河流、植被等各类自然特色,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符号,留住城市特有“基因”,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品质。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