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笔记”拨动乡愁之弦
时间:2018-02-26 08:14:31 | 来源:商丘日报 | 作者:胡绪全

  《值得注意的“社会之癌”:一个乡镇的赌博业调查》,《一个干部教育工作者的春节返乡手记: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最近几天,这样关注乡村、透视乡愁的“返乡笔记”又在朋友圈热传。可能这些文章被转发的频次,不如2015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2016年《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那样快那样多,但依然让很多回家过年的人看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共振。

  每个人都有老家,即便远在千里万里,老家也会出现你的梦里。老家富裕了,你会振奋;老家沦落了,你会痛心。

  城市多浓妆,乡村爱素颜。每到春节,北上广写字楼里的Linda、Mary、Justin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东北、回到福建、回到广西,名字又变成了桂芳、二饼、狗剩。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回到与光鲜亮丽的都市截然不同的故乡,看到毫无粉饰的乡村、毫不做作的乡亲,会有一种新鲜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章,与那些不接地气的网络文字比起来更有血肉、更有温度、更有情感,自然成为一道在互联网上受追捧的乡土盛宴。

  写作者的老家未必就是你的老家,但是他所阐释的乡村的习俗,乡村的变迁,你从中似乎都可以找到自己老家的影子。读了“返乡笔记”,你会情不自禁地生发代入感,与作者一起悲喜、反思。

  更多的城市在一天天拔高,在一天天铺展;更多的村庄在一天天萎缩,在一天天冷清。乡村向城市进发,城市向乡村渗透,近些年中国城市和乡村演绎的故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剧中人,终其一生都在二者间游走。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城市的高楼,心却在偏远的乡村。

  社会整体在进步,乡村也在发生可喜变化。许多家庭新建了楼房,家用轿车随处可见,年轻人进城后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返乡创业带回的激情,都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涌动,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动力源泉。而淳朴的乡情民风,依然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氤氲在浓郁的乡村年味中,静默而安详的农村依旧可以安放人们柔软的乡愁。

  当然,如果以城市当参照物,农村的问题依然不少。“返乡笔记”捕捉到了很多:传统礼俗秩序的消失、春节赌局的盛行、天价婚姻的重担……让我们“饱含泪水”的故乡,尽管有着诸多不完美,却永远让我们“爱得深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这个“老家”搞不好,城市也注定会成为无本之木。正是因为落后和凋敝,我们才要把“乡村振兴”当作工作重点;正是因为贫穷和困苦,我们才有大批公职人员“上山下乡”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下,诸多鸿沟和壁垒的消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乡村现实与心中期冀的蓝图契合,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更需要我们付出汗水和努力。待到鸿沟慢慢填平,城乡自会“美美与共”。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