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变“小吃铺”,整改不是治本之策
时间:2017-03-13 14:40:35 | 来源:豫网 | 作者:王恩亮

  昌平区立汤路与太平庄中二街交叉路口处两个报刊亭前,贴着“煎饼果子”、“牛肉板面”等大字招牌,俨然变成一间“小吃铺”。不但门前聚集的食客阻碍交通,随风飘散的烟熏味也引来不少市民不满。昨天,中国邮政公司对此表示,亭主不可私自改变报刊亭用途。昌平城管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称,会派队员尽快调查处理。(3月13日《北京晨报》)

  报刊亭变“小吃铺”,说到家是经营处境倒逼的。若不是读者的不光顾,让经营者变成“守望者”,谁会跨界去上这样的项目?毕竟,报刊亭经营者也要吃饭,也要挣钱养家,他们的经营出了问题,自然需要展开自救。

  当然,笔者并不赞同这种擅自改变使用用途的跨界自救,毕竟它已涉嫌超范围经营,属于违法行为。只是让笔者感到焦虑的是,“中国邮政”仅责令其关门整改,也无非让报刊亭恢复原来的经营项目,如此一来,报刊亭照样逃脱不了经营不下去的命运。

  在笔者看来,“中国邮政”与其这般关门整改,不如与报刊亭经营者一起想办法,努力保住这一文化阵地。要想保住这一文化阵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报刊亭赢利问题。而从现在的处境看,电子报刊冲击纸质报刊是不争的事实,其它新媒体的应运而生,更是把读者吸引了过去。在这一现实面前,让报刊亭赢利又是何其艰难。那么保住这一文化阵地就无解了?也不是。笔者以为,只要敢于打破两个瓶颈,这事还有救。

  其一,给报刊亭拓展文化内涵。也就是说,不能仅把报刊亭的经营范围定格在报纸和杂志上,而是着眼于更加宽泛的文化产品上。让经营者不仅可以经营纸质的报纸和杂志,也可以经营其它文化产品。一句话,只要与文化沾边的正规产物都允许经营,这样在多选择中,才不至于让他们吊死在一棵树上,才能盘活报刊亭。

  其二,有条件允许跨界经营,通过以商养“亭”来保住这方文化阵地。这里面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营许可问题,也就是说,要给报刊亭办理跨界经营的“户口”。其次要设置好“有条件”门槛,包括控制主业与副业的比重、跨界的边界等。绝不能因为经营的放开,让副业吞噬掉主业,让跨界没了边际,最终让报刊亭变成只有商味的杂货店。总之,要始终保持一个清醒头脑,以商养“亭”的目的,是为保住报刊亭,而跨界经营只是一种自救手段而已。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