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曝“湖南湘西贫困地区部分孩子吃不起4元校餐”,孩子们午间常购买价格便宜的辣条、方便面、冰棒等小零食。相关教育部门表示,情况确实存在,已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但仍无法全面顾及所有需要补贴的孩子,希望国家能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基本的营养学知识,对于营养午餐认识不足。在偏远贫困地区,营养缺乏问题更为突出,出现 “隐形饥饿”的现象。(据6月14日《新京报》) 这个消息看得令人很是心酸,在城市家长普遍为孩子营养过剩担忧的时候,部分贫困地区的孩子却连营养午餐都吃不起,只能回家吃点没有肉的剩菜剩饭,或者购买便宜的辣条、方便面等零食充饥。如此简陋的午餐不仅造成孩子营养摄入不足,还会令膳食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埋下“隐性饥饿”的隐患,导致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身高、体重均落后于城市同龄儿童。 据统计,我国仍有近千万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营养不良,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缺乏问题更为突出,生长迟缓、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非常普遍。2015年全国营养和慢性病报告显示,全国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率是8.1%,贫血发病率是11.6%,其中农村孩子是城里孩子的两到三倍。数据很冰冷,现实更残酷,如此意味着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早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身体发育和健康程度,均远远落后于城市孩子。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贫富差距。贫困地区农村的人均收入很低,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本就缺乏脱贫致富的条件,又将贫困和饥饿传递给下一代,进而造成恶性循环,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难以摆脱贫困命运,与城市孩子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可见,政府在努力帮扶贫困地区脱贫之际,也要关注贫困地区农村孩子的吃饭问题,甚至要将其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排除“隐性饥饿”这颗“地雷”。 目前政府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只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学龄前儿童则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自然也就被排除营养午餐计划在外。然而饥饿并不会区分孩子的年龄,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很关键,乃是身体发育打基础的阶段,甚至比大孩子还重要,不应因政策缺陷而被忽视。因此,需要重新评估和修订营养午餐计划,将学龄前儿童也纳入国家计划之列,让其享受到同等的待遇。 按照营养午餐计划的标准,一个孩子一天只需4元钱。这个标准并不高,对于城市孩子来讲,不过是一瓶饮料、一包零食的价格,但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而言,则意味着一顿营养丰富可口的午餐。而且,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力完全支付得起这笔费用。退一步讲,就算财政缺钱,也要想办法从其它项目里挤出来,比如每年几千亿元的“三公”费用、维稳费用,均一点就够了,其收效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
- 上一篇:“不改判就不活了”,是在要挟法律公平
- 下一篇:群众实名举报,应尽快给出结论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