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我国每年农村垃圾总量1.2亿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许多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有的还处在垃圾自然堆放状态,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白色污染,环境破坏,饮水安全,居民的身体健康……(06-05《华商报》) 正如陈吉宁部长所言,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东部地区、城镇地区现在经济相对发达了,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了,当地政府有财力安排环保经费来解决环保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因为经济要差一些,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承接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从而导致本地环境遭受破坏,严重影响本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我们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不能污染了东部,再来祸害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我们不能拿子孙后代的生命健康开玩笑。对于这些落后产业或落后生产工艺方式,我们应该予以坚决地淘汰。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在招商引资时,必须尊重环保部门的意见。凡是环评不合格的产业,哪怕它能够给本地带来再多的税收,也应该将其坚决拒之以门外。 除了外来的工业污染,乡村生活垃圾污染也应该予以重视。由曾经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如今的“垃圾围村”,当地县乡村各级及环保部门不能视而不见。正如新闻中所披露的,当前我国小城镇尚未建成垃圾收、送、处体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低。在环卫设施落后的情况下,人们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情况已经形成习惯。因此,应加大在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投入,增加环保设施,理顺关系,使得农村地区的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从而改善目前的城乡生活垃圾困境。归根结底,就是环保投入问题,这笔钱不能省。既然农业可以采取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予以补贴,那么环保我们是否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由中央、省级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这方面我们的欠账太多,现在是时候予以弥补了。 但是就算财政将环保资金予以兜底了,我们还要切实发挥环保设施的作用。这方面,相关部门、媒体及群众可以尽量监督,对于不作为的干部要予以曝光。譬如户县蒋村镇明明修建了一座集中垃圾压缩站。可是这个垃圾压缩站建好以后却迟迟不予启用,导致政府投入始终不能见效。可见,在某些地区,重视环保还只是出现在干部嘴上,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其问题症结在于,这些干部并没有居住在环境污染地,乡村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村民健康是否受到威胁,他们觉得无关紧要。要想解决垃圾围村的问题,除了村民自身增进环保意识,妥善处理生活及建筑垃圾外,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要切实落实《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凡是治理环境污染不力的,在任期内发生生态问题的,一律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并且要终身追责。 |
- 上一篇:倡议党员佩党徽,是在做一件为党加分的事情
- 下一篇:城管“网络直播执法”有助舆论监督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