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体报道,为了解压,来自川渝的2000名大学生近日在某旅游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的西瓜重达1吨。该行为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通过扔西瓜的方式减压是否合理?1吨西瓜被砸会不会太浪费了?昨日,活动举办方回应,相关活动系调节气氛,“‘西瓜大战’并不是浪费,解决了当地滞销难题。”(5月31日《新京报》) 大学生进行所谓减压,本来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但是,当他们拿砸西瓜作为减压方式,不引起关注反成难事,因为它牵挂到了一个浪费问题。 然后,针对网友的这一质疑,活动举办方则回应称,“‘西瓜大战’并不是浪费,解决了当地滞销难题。”很显然,举办方的回应,明显是睁着大眼说瞎话,成吨的西瓜就在你们眼皮底下被糟蹋掉,这怎么就不是浪费呢?当然,他们的理由笔者也明白,无非在说,真正的浪费是西瓜烂在地里,他们花钱去买,解决了滞销难题,因此就算不上浪费。其实这是一个悖论,我们判断是不是浪费,不会去看你为帮助谁购买了东西,而是去看你对购买的东西怎么处置。如果是物尽其用没有问题,如果是挪作它用并故意糟蹋,显然就是浪费了。我们绝对不能认同,购买了就可任意处置的做法,那必将把有钱就任性推向犯罪深渊。 还有部分网友,为了给‘西瓜大战’洗清“罪责”,专门搬出西方的“西红柿大战”说事,意思在说,人家能做我们为啥就不能做。笔者要说的是,中、西文化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他们能做的我们未必就能做。不然,我们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干嘛还要坚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原则?更需提出的是,在我国最不能接受就是暴殄天物,尤以糟蹋食物为甚。这不仅缘于“一粒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的代代提醒,更缘于勤俭节约的代代相传。可见,这一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被改写,注定让暴殄天物在我国成为过街老鼠。 |
- 上一篇:“西瓜大战”无关浪费而是满足精神需求
- 下一篇:控烟就要先从烟盒包装警示图片入手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