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蚕可以有,但一定考虑因地制宜
时间:2016-05-18 08:12:08 | 来源:豫网 | 作者:王恩亮

  这段时间,很多家长下班后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全城寻找桑树摘桑叶。因为,他们孩子的科学课中有养蚕的内容,家中正养了一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全城找桑叶,并非成都特例,全国各地都有。(8月17日《华西都市报》)

  此次,在成都市引发的家长全城找桑叶,直接把学校该不该让小学生养蚕推到风口浪尖。有的家长认为,小学生养蚕,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淘汰。也有专家认为,养蚕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必要保留。

  在笔者看来,既然让小学生养蚕是科学课的一部分,况且它实实在在会对他们带去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那么将其保留下来自然就很有必要。只是需要阐明的是,小学生养蚕可以有,但一定考虑因地制宜。笔者所说的因地制宜,说白了就是指,当某个学校在让小学生养蚕前,必须要先摸清当地的桑树种植状况。毕竟养蚕需要桑叶,没有足够的桑树作供应,也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口粮”满足蚕宝宝,那将面临的会是什么结局?

  还有,另一个因地制宜也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那就是,当地的桑树资源可能并不稀缺,但那都是拿来搞绿化的。搞绿化的桑树是不容何任人去损毁的,如果学校没考虑到这点,一定会倒逼有些学生家长去偷采桑叶。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为了一项生命教育而让另一种生命遭殃,还会破坏当地绿色生态,让学生家长背负不文明乃至做贼的罪名,这是何等不光彩的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权衡好小学生养蚕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其一,学校适不适合让小学生养蚕,养什么蚕,规模应该有多大,一定要由调查来的当地可供应的养蚕资源来决定,绝不能搞一窝蜂或一刀切。也就是说,当地可供养资源充足就多养,不充足就限养,没有就不养。毕竟,科学课有多项内容,未必非要在这一棵桑树上吊死。其二,假如有些学校认为让小学生养蚕太有必要并紧抓不放,在一时无供养资源的情况下也不可先斩后奏。如果想通过培育当地供养资源来解决,那就等培育出来再去养;如果想通过网购等方式从异地解决,学校也要主动牵头,并广泛告知和经得学生家长同意后再行动。切忌不切实际的自作主张,为了让小学生养几只蚕,弄得家长夜不能寐还满城跑,这未免是在出难题,甚至有些荒唐了。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