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最窄”慢车道仅30厘米 暴露城市管理短板
时间:2016-05-10 08:07:28 | 来源:大河网 | 作者:乔志峰

郑州现“最窄”慢车道,仅30厘米。郑州市红云路东段路两边的慢车道被划出的停车位侵占,留下的慢车道只有30厘米左右,成人步行刚刚能通过,而自行车或电动车根本就无法在规定的车道内行走,给附近民众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5月5日大河网) 以前,类似的奇葩事儿其他地方也出现过,比如济南出现30厘米宽的“独木桥”式人行道,南京市惊现宽约50厘米的公交站台,被市民戏称为“平衡木站台”等等。只不过,其他地方类似问题背后的原因或是出在设计环节,或者属于临时设施。而郑州的这个“最窄”慢车道,却是被划出的停车位给侵占了。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在慢车道上划停车位呢?谁划的?是经过了相关的审批流程,还是以前曝光过很多次的“黑车位”?即便是有正规手续,恐怕也并不合理,只有30厘米的慢车道,这让人怎么走啊。给居民带来不便倒在其次,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谁来负责呢? 现在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城市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那么,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到底是应该“车让人”呢,还是应该“人让车”?我觉得应该是“车让人”,毕竟汽车已经占用了太多的资源,如果再像这样停车位侵占慢车道甚至人行道,一点一点地蚕食公共资源,大部分人的生活空间会越来越逼仄,整个社会的正常交通秩序等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窄”慢车道暴露的是城市管理的短板。不知道监管部门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也不知道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平时是怎么出行的,我建议他们亲自到“最窄”慢车道来看看,不行就走两步,体验一下寸步难行的感觉。恐怕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出他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来。 |
- 上一篇:租房新政有望破解“郑漂”困局
- 下一篇:读懂“生娃收到净化器”背后的环境诉求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