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人民教师,躬耕杏坛19载,育得桃李满天下;他是一名大孝子,悉心照顾瘫痪的父母25年,身体力行孝老敬亲的人间大孝。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践行传统美德的双重考量中,他努力做到忠孝两全,诠释了感天动地,承诺了最美诺言。 今年44岁的张鹏昌对母校鹤壁一中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从这里考上大学,学成归来又回到这里,接过前辈的教鞭,继续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25年前,正读高二的张鹏昌遭遇了人生中一场重大变故,他在矿上工作的父亲积劳成疾,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虽然抢救及时挽救了生命,却从此半身不遂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突然间压在了懵懂少年的身上,在日夜守候在父亲床前的同时,张鹏昌也一下子成熟了很多。擦干眼泪,他往来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为父亲端茶送饭,为母亲减轻负担。生活的重压没有击垮张鹏昌,反而激发起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次年的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录取。 身在新乡的张鹏昌无时不在牵挂着远在鹤壁的父母双亲,思念着父亲的白发和母亲的皱纹。大学毕业那年,日夜操劳的母亲也脑出血不省人事,最终落下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两位最亲爱的人双双躺倒,让张鹏昌归心似箭,他选择回到鹤壁,回到母校,争取做到工作学习和照顾父母两不耽误。 参加工作的他勇挑重担,连续十五年担任高中年级班主任,每天的课程都排的满满的。回到家中,他又拖着疲惫的身躯为两位老人翻身、擦洗、涂抹爽身粉、按摩僵硬的肌肉和躯体。每天都忙到深夜才能入睡。靠着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张鹏昌维系起家庭和事业两部机器高速旋转。 张鹏昌的孝心善行感动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他的爱人——一位同样的园丁悄悄地走进了他的生活,握住他的手,分担他的生活重担,和他并肩而行。组建了新家庭的张鹏昌有了新的慰籍,看到了生活的新亮光,一家人相依相扶相互鼓励,日子平凡艰难但却有滋有味。儿子张凌翔的出生更是让这个家多了些许欢乐和希望。 为了更好地照顾学生和父母,张鹏昌夫妇放弃在新区购房的奢望,安贫乐道一直选择在老区居住。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单调乏味,但是张鹏昌一家已经习以为常,25年来,他学会了为父母理发、刮胡子,一有空闲就带着孩子提着小音箱给父母播放戏曲,让两位老人开心一乐。25年来,他放弃了很多爱好和娱乐,时间对他来说都是量化的,他的心里只有学生和父母这两个概念。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张鹏昌却用爱心和坚持做到了。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儿子张凌翔从小听话懂事,从小到大都是年级的三好学生,还曾经被《鹤壁日报》评为“鹤壁好少年”荣誉称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学生看到了张鹏昌背着父亲上楼的一幕,瞬间湿润了无数双眼睛,震撼了无数个幼小的心灵。很多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则行。孝,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好的钥匙。做一个懂得感恩和回馈的人,是我们走向人生的第一步。” 有了思想上的顿悟,张鹏昌所在班集体凝聚起满满的正能量,班风正,学风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很多他的毕业生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体现了张鹏昌的责任和坚守。在默默燃烧自己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学习和充实,挤压时间进修完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先后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标兵,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省级文明班集体。 张鹏昌有个朴素的愿望,兢兢业业送走每一届学生,无愧于心。退休后,全心全意照顾父母,尽完孝心。成就自己的完美人生。 |
- 上一篇: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足球队荣获河南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
- 下一篇:返回列表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