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网讯】“我经历过抗击非典、甲流,参加过医疗援非,这次抗击疫情也不能缺席。” “我从事重症医疗工作13年,又有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我申请驰援武汉。” “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个普通人,但披上了这身‘战袍’,就要发光发亮。” 这些激昂的话语来自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抗疫“老将”赵诚、两次请战的刘宏、带病支援湖北的曹飞。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和全国一批又一批医务工作者一样,勇立疫情前沿“阵地”,厚厚的防护服是他们的“战袍”,脸上的勒痕是他们的“勋章”。 “如有需要,依然义无反顾” 3月5日,被迫“休息”了半个月的赵诚终于回到了医院。 赵诚是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该院新冠肺炎第一批医疗救治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疫情发生后迅速带领医疗救治队进驻定点医院。 赵诚直言,最难最累的时候是进驻定点医院的前两周,新环境、患者多,不敢有一丝放松。他上班时要组织医生评估患者病情,下了班也会定时打电话了解患者情况,几乎没有按时吃过饭,没有睡过安稳觉。 62岁的高先生是平顶山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于病情重、压力大,不配合治疗、不吃饭。赵诚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为他加油打气,并按照他的习惯安排餐食。慢慢地,患者重树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高先生治愈出院时,赵诚脸上挂满了笑容。 同事眼中,赵诚是一位认真、有担当的好战友。他还曾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0批医疗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在当地中埃友好医院工作了一年半。 赵诚说:“很累、很紧张,但不后悔。以后如有需要,依然义无反顾。” “命令一下就往前冲” 2月25日,刚从市传染病医院撤下来、休整还不满一天的刘宏,连亲人也未见,就递交了“二次请战书”。 50岁的刘宏是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第一时间请战,要求到一线最危险的隔离病房去。 1月23日晚,作为该院新冠肺炎第一批医疗救治队副队长,刘宏进驻到市传染病医院。来不及喘口气,他连夜带队设立重症抢救室、重症监护室。 “医生与病毒作斗争,就像军人打仗,命令一下就往前冲,没时间考虑那么多。”刘宏说。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转出,需要在严密的防护下完成。2月16日,接省卫健委指令,要把本地重症病人转往省对口医院。刘宏主动承担转运病情最危重的病人的任务。 一路上,刘宏“全副武装”,闷得透不过气,仍不停地鼓励病人,并调整呼吸机参数。平日开车到郑州只需2个多小时,但为了保障病人安全,他们奔波了7个小时。 2月18日,当得知第三批队员即将到岗,自己将轮换休息时,刘宏却要求:“我熟悉重症病人情况,身体也没事,可以继续战斗。”直到一周后,他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才从一线退下来休整。 3月5日,是曹飞来到武汉的第33天。换工作衣、穿戴防护装备,检查无误后进入污染区……每天的“晨功”依然烦琐而有序。 42岁的曹飞是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也是该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 2月2日上午,曹飞因为长时间加班身体不适,在做检查时接到支援湖北的通知。他立马带上医生开的药,赶往集合地点。怕妻子不理解,途中才给她打了个电话。 当晚,医疗队一抵达武汉,曹飞就和队员开始岗前培训,并指导他们穿戴防护设备。次日晚上7点,他带领第一组队员准时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当即接收了30名危重症患者。 进入污染区前,曹飞都会帮助队员穿好防护服,再一个个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暴露风险。 患者韩某入院前刚接受过外科手术,伤口渗出液极易造成医护人员感染,曹飞勇敢站了出来,帮助患者换药,一个多小时下来,他的工作服经常能拧出水。 但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我们并不是那些百毒不侵、无所畏惧的超人,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个普通人,但披上了这身‘战袍’,就要发光发亮”。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