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产科大夫接生36年:称谓从“妈妈”变“奶奶”
时间:2019-11-26 17:01:14 | 来源:中新网 | 作者:

  早些年接生的婴儿叫我‘妈妈’,现在都叫‘奶奶’了。”何晓春在产科工作36年,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儿诞生,如此清脆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已然记不得多少回了。

  上世纪80年代初,何晓春从兰州医学院(现兰州大学医学部)毕业,直奔基层工作了7年。初到工作岗位,就面临选择科室。“我去产科。”她说,产科的活儿又脏又累,但是有希望。

  到如今,一干就是数十年。期间,她从基层来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工作地点变了,但付出于产科的初心没有改变。何晓春从住院医师做起,现在是产科首席专家。

  “干产科,语速快了不少。”她解释说,从早上8点至中午1点,通常要接诊100多位孕妇,最多一次一上午接诊了150位,下诊时间一拖再拖。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并交代越多的内容信息,她说话就用了“张口洒字”的节奏。

  通常情况下,何晓春都是“一屁股坐诊到结束”,中途几乎不起身,就连上洗手间,能不去就不去。她说:“不喝水就行了。”所以,诊台上,一杯水从冒着热气到冷却,一口未动,只想着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给产检孕妇。

  “一周5个工作日,2天做手术,3天上门诊。”年近60岁的她对自己满满当当的工作习以为常,“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产科医生还要有不错的身子骨。”

  “工作之初,正是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对生活必需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她说,“普通百姓领到27.5斤供应粮,重体力劳动者领34斤,而产科大夫身份的我领到粮票时,一看是31斤。”当时,她就知道了自己干的活儿不轻松。

  “用力干,还要用心干。”何晓春说,争分夺秒工作,但又丝毫不敢马虎。尤其一上手术台,要有足够强的心理素质,她称自己为“高风险”工作者,“‘生’是希望,但同时,还伴有不可预估的突发状况随时发生。”

  何晓春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历经挑战,这也是她从医多年来对自己的要求,同时,“遇事不慌,积累经验”是她常给年轻医生说的话,“我们的工作就是守护生命的起点。”

  近年来,何晓春还十分注重对基层产科医生的培训,针对基层高危孕产妇管理、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等方面,对数百位市、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开展专项培训。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