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全面小康,贫困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疾病是挡住路程的顽石。“河南是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数量大、占比高、分布广,脱贫难度大。健康扶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环,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对于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说。 河南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2016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扶贫有关要求,结合省情及时研究出台了《河南省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河南省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绘制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精准健康扶贫基本方略,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标,统筹施策、创新推动、精准发力,打出健康扶贫“组合拳”,立阻病根变穷根,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6年的170万减少到目前的111.56万,减少58万多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由2016年的52.25%提高到2018年11月的88.58%,提高了36.33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被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1 精准保障,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 看病报销是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获得感。为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看病报销政策的精准度,我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贫困人口普惠、特惠的医疗医保救助政策,为贫困人口织起了一张多渠道、广覆盖的医疗保障网。 我省采取地方财政据实出资资助贫困人口100%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贫困人口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增加到15种以上,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增加到27种以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85%;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施“一降一提高”倾斜政策,起付线由1.5万元降至0.75万元,患者合规自付医疗费用分段报销比例分别由50%、60%、70%提高到80%、85%、95%;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帮扶力度,实现应救尽救。 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基础上,201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按人均60元标准筹资,实行省级统筹,为贫困人口建立了第三道“保障线”。2018年,这道“保障线”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86元,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起“三重医保”(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三重救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慈善救助)的医疗保障网,形成了河南特色的“3+3”医疗保障模式,曾经“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现象大大缓解,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的愿望成了现实。与此同时,全省近2700家县域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针对贫困人口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以及“一站式”就医结算,患者就医报销少跑路,看病更安心、更舒心。 2 精准施策,让贫困人口“看得上病” 我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个一”标准化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规划总投资65亿元,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了61个县级医院、21个妇幼保健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78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安排专项资金1.8亿元,重点支持38个国家级贫困县县级医院和95个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投资专项资金2625万元,实施了175个中医馆建设项目。贫困地区就医条件大大改善,群众就医满意度得到提升。 一大批县级临床重点专科也在加快推进。我省已累计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8亿元,为贫困地区规划建设了91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涵盖儿科、急诊医学科、肿瘤、心血管等20个专业科室。“拳头”科室和品牌专业的发展壮大,助推了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不但强“硬件”,更要强“软件”。我省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基层卫生“369人才工程”,在年度指标范围内对贫困县不设限额,按需保障。2016年以来,已累计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400余名,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500名,培养全科助理医生近1000名,培养住院(全科)医师近450名,进一步解决了当地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短缺的难题。在城乡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贫困县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等额对调式”对口帮扶工作。仅在2018年,全省34所三级医院向53所贫困县县级医院累计派驻医务人员611人次,接诊门急诊患者15.93万人次,住院患者6.62万人次,开展疑难病例讨论9672次,指导或开展手术8258台次,推广适宜技术346项,填补了161项县内技术空白;53个贫困县县级医院“等额对调式”对口帮扶354个乡镇卫生院,派驻医生累计诊治门诊患者19.51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4万人次。兰考、滑县、栾川等地的9个县级医院率先通过新标准“二级甲等”评审。“等额对换、精准对接”式的人才帮扶,使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渐“强起来”。 3 精准救治,让贫困人口“看得好病” 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是实现精准扶贫、不让病根变穷根的有力举措。2017年,省卫生健康委投资开发了覆盖省、市、县、乡、村、户、人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并建立数据库,对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实行精准到户、到人、到病、到治疗方案的健康管理。在此基础上,我省按照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工作要求,对贫困地区实施精准分类救治。 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实有患病人口49.72万,已开展救治49.48万,疾病分类救治率达到99.5%,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存量。 全面展开大病集中救治。对贫困人口中罹患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等9种重大疾病的患者,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组建省级健康扶贫医疗救治专家组,指导各地开展集中救治。目前已救治15954人,救治率达99.82%。 扎实推进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对贫困人口中慢性病患者,优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在基础性签约服务包的基础上,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根据统计,目前全省贫困人口中慢性病患者38.4万人,已签约38.32万人,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积极探索困难群众重病托底保障。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规范医疗机构就医秩序和诊疗行为,严控医疗费用,努力降低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全省各地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确实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重病贫困患者积极探索托底保障机制,竭尽全力减轻患者的“后顾之忧”。 4 精准预防,让贫困人口“少生病” 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目前,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年人均55元,服务项目达到15类57项,已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为了让贫困人口“少生病”,2017年以来,我省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3.75亿元,全面实施孕产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农村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等妇幼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并优先覆盖贫困地区,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防止贫困和疾病代际传递。2018年,全省累计完成孕产妇产前筛查127万例、新生儿疾病筛查98万例、听力筛查97万例、“两癌”筛查263万例,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惠及全省17万贫困儿童。 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贫困地区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免费接种11苗预防12病,继续维持全省无脊灰状态。洛宁县、卢氏县已成功消除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全省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我省把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纳入农村改水规划,安装消毒和降氟除氟设备,牢牢把好贫困地区饮水安全的“关口”。 扎实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开展健康促进行动,积极推进卫生县城、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创新开展“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健康中原—疾控行”和“名医名家志愿者服务队”等多项活动,众多医学专家深入基层一线,为贫困地区群众免费义诊、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户及“三减三健”活动(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进行健康科普讲座7294场,覆盖124.2万群众,免费为贫困人口发放健康扶贫政策特刊20万份,健康知识宣传挂图、挂历14万余份,贫困地区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生活习惯逐渐养成。 5 精准谋划,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健康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省卫生健康委在总结各地健康扶贫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联合省内有关部门印发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扶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有关部门重点围绕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医保救助兜底保障、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档案管理、健康管理、经办机构、标识标牌等八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扶贫“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目标和标准问题,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填平补齐,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科学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健康扶贫工作体系,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表示,“下一步,河南将坚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防治结合、关口前移,围绕消化因病致贫存量和预防因病返贫增量双向发力,统筹实施贫困人口医疗医保救助托底保障、贫困人口大病慢病精准救治、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和健康扶贫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等六大攻坚行动,千方百计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坚决啃下健康扶贫这块‘硬骨头’,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健康保障。”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