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病因复杂,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疾病,也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目前,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 知晓血压,远离脑卒中 11月10日上午,“首届少林神经外科大会暨2018中原脑血管病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神经外科界的知名专家及医务工作者共计2400余人齐聚郑州,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就神经外科和脑血管病领域最新、最权威的学术动态及专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根据2018年《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脑卒中成为因病致贫、返贫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开幕式现场发表的题为“聚焦卒中热点”的演讲中说道,“根据推算,如果我们控制好了血压,就能管理好80万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风险,这其中有69万人是脑卒中患者,剩下的11万人是心梗患者。然而在当前,我国居民血压知晓率仍然偏低。”为了提高居民血压知晓率、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在2018年关于国家开展“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的建议中,包括王陇德在内的80名院士提出建议:一是建议政府引领全国开展“30岁以上知血压”行动;二是建议在卫生系统内广泛开展“脑卒中救治适宜技术普及”行动(包括溶栓、取栓等)。 他的这番话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李天晓说:“目前脑卒中防治的薄弱环节仍然在基层,前几年我们下乡义诊到偏远贫穷的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竟然大半辈子都没量过血压,身体出了问题也养成了不去看病、不量血压的习惯。”为了提升基层地区的脑卒中防治水平,近年来,我省持续探索实施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如今已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脑卒中防治网络,有力推进了“以政府为主导、医疗卫生机构为技术指导、疾控机构组织动员、各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拥有“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医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7家“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示范基地”授牌单位。 别长太胖,摆脱糖尿病 “很多人一直认为肥胖影响的只是外貌和体型,其实远远不只是这些,肥胖更多地会带来全身多个脏器的疾病。”近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办的第二届“肥胖与糖尿病论坛”上,该院内分泌科主任袁慧娟谈到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时如是说。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超重和肥胖的总人数已经突破22亿。这意味着,全球每3个人当中就有1人是超重和肥胖者。目前我国肥胖人口已经将近9000万,其中成人和儿童的肥胖比例均远超其他国家。 “以上这份数据值得我们警惕,因为在肥胖的基础上,会使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高尿酸、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甚至还会引发威胁生命的心脑血管事件。而肥胖患病群体已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特征,对于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来说,疾病防治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袁慧娟结合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经验时说道,“目前威胁人类的两大疾病,一是癌症,二是代谢性疾病。临床研究证实,在诱发糖尿病这一代谢性疾病的各种复杂因素中,肥胖是‘最危险的信号’,要防治糖尿病,首当其冲就是要控制体重。” 专家表示,减重的有效方式除了居民自觉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之外,其实很多综合性大医院的内分泌与代谢科都已开展了针对肥胖的筛查、防治与临床研究。以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为例,目前已创立了集生活方式干预、菌群调节、菌群移植、药物治疗、中医药针灸、手术治疗等于一体的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多元化综合防治管理体系,帮助患者建立起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干预并发症等全方位、全周期的有效诊治。“干预肥胖其实就是在治疗‘未病’,这是关口前移来干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希望通过医院、医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唤起公众对肥胖问题的重视。”袁慧娟说。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