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制定的5月“科学”流言榜昨天发布,共6条流言上榜。 ✕谣言:节能灯泡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并且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辟谣: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每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几百只灯同时打碎,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 ✕谣言:网上视频称,大蒜炝锅会产生一种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辟谣:大蒜炝锅烹饪时间很短,产生的丙烯酰胺量非常少。比起大蒜炝锅,更应该警惕薯条等油炸食品,对于体重50公斤的人,一天吃11.5公斤的炸薯条,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才会达到临界点,换成大蒜,摄入的量还要更多,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谣言:《炸了!血型也分贵贱?科学家认准最强血型是……》的文章火爆了网络,称O型血阳痿的几率低、不容易患老年痴呆,发生血栓的可能也比较小。另外各国研究还发现O型血对于疟疾、胃癌或肝癌的耐性也比较强,就算得病了,也比较能抵抗。 辟谣:疾病的原因是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血型分布差异极大,也对研究方法产生了挑战,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谣言:麻辣烫中添加的一种俗称“大壳粉”的东西是罂粟类似物,它除了可能有毒品的危害外,还含塑化剂会导致不孕不育。 辟谣:尽管有专家在大壳粉中检测出的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塑化剂,但国家重点控制的两种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大壳粉中非常少。食品添加剂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是没有问题的。 ✕谣言:为防止菠萝“蜇嘴”,用盐水泡一下最有效。 辟谣:吃菠萝造成口腔刺痛,最主要的原因是菠萝中含有高活性的菠萝蛋白酶等物质。用盐水浸泡菠萝,并不会使“蜇嘴凶手”菠萝蛋白酶失活,从而保护口腔不被其刺激,但可以部分抑制蛋白酶的活性,所以刺痛感会轻一些,对食道和胃也更加友好。同时盐水掩盖了菠萝本身的酸味和苦味儿,改善其口感,让菠萝的味道更加甜美。 ✕谣言:牛仔裤耐脏,可以好几年不用洗。某歌手出席某活动时自曝不洗牛仔裤,最久的有五六年没洗。 辟谣: 牛仔裤和其他纺织品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长时间不清洗,同样会聚集细菌。 本报记者 张航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