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六旬脑死亡老人捐一肝两肾 尿毒症女儿和两位患者获救
时间:2016-11-03 18:35:41 | 来源:豫网 | 作者:王保权

  豫网家住信阳市罗山县的李女士身患尿毒症,一边是一周两次的血液透析,一边是三个孩子的生活起居,瘦弱的丈夫到处打工强撑着贫苦的家,一次意外,她的父亲出现脑死亡。于是,李女士决定器官捐献,让女儿和另外两个濒临“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郑州市人民医院被李女士的精神所感动,决定免费手术,用爱的名义回报爱李女士。

1.jpg

  患尿毒症的她边照顾三个孩子边透析

  18年前,李女士(化名)与刘先生(化名)在外地打工时相识、相恋,并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小两口继续在外地打工挣钱。然而,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李女士的婆婆被查出患有脑瘤,为了给母亲看病,小两口花光了打工的积蓄,还向亲友借了不少外债,最终,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

  接下来的这些年,夫妇俩先后孕育了三个孩子,李女士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刘先生在外地到处打工挣钱,每月的工资自己仅留一小部分做生活费,大部分都寄回家里,养活一家老小。多年来,一家人的生活虽拮据,却很平静。

  2014年的某一天,李女士突然感到头晕,一开始以为是感冒,只在诊所看了看吃点药,也没在意。几天后,李女士再次出现头晕、类似感冒的症状,到医院检查,肌酐达395μmol/L,正常人的是在53—140μmoI/L左右,医生判断她患的是尿毒症。

  尿毒症打破了这个贫困家庭的平静。得知消息后,爱人刘先生也辞去工作,从外地赶回家,从此带着妻子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两年来,李女士先后去了南京、北京等大医院,所有大夫给出的结论是:要想治愈,只能进行肾移植手术,否则只能通过长期透析来维持生命。而几十万的手术费用令他们望而却步。李女士决定在当地医院接受透析,边透析边照顾三个孩子,而刘先生继续在外地打工。

2.jpg

  父亲为女儿捐肾 延续血缘之爱

  屋漏偏逢连夜雨。前段时间,李女士突然接到消息,在外地的父亲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抢救无效,送到医院时被判断为脑死亡。

  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老人的女儿(李女士的妹妹)与家人商量,决定将老人的器官捐献出来,不仅可以解决李女士的病情,又能延续更多人的生命。

  经过配型,李女士可以接受父亲的肾源,因为担心李女士情绪激动,家人只是告诉她有合适的肾源可以接受肾移植,并未告诉她肾源是父亲的。

  获取的器官越早进行移植效果越好,第二天,李女士便来到郑州人民医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同时,在北京打工的刘先生也直接赶到郑州人民医院照顾妻子,年幼的孩子交由亲戚帮忙带管。

  近3个小时的手术,老人的肾脏成功植入女儿(李女士)的体内。同时,老人的肝脏和另一个肾脏也分别挽救了一位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和一位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这位伟大的父亲不仅延续了女儿的生命,诠释了血缘之爱,也让另外两位濒临“死亡”的患者获得了新生。

4.jpg

  郑医免费为其手术 用爱回报爱

  李女士的手术很顺利,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当小编来到她所在的病房时,她的气色很好,曾经因贫血而面色苍白、无力的她,面色红润了很多,已经摆脱了透析且能正常排尿。同时,她的移植肾功能已恢复正常,各项生理指标也在逐步改善。

  几年来,为了给李女士看病,这个清贫的家庭负债累累,考虑到李女士人家境情况及其父亲的善举,郑州人民医院决定免去李女士住院期间的手术费及住院费。

  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曲青山表示,目前,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着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这些移植的器官,自愿捐献是唯一的渠道,器官捐献是一种爱心奉献的行为,是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的义举,不仅能使一些患者获得新生,同时也是捐献者生命延续的载体。为李女士免去手术费及住院费也是医院用爱回报爱的一种方式,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