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生,许多事都可以书写。特别是我能入党,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已21年党龄,一次次举起右手在党旗面前宣誓,戴上党徽坚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更值得书写。 入党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抉择。爷爷在民国时当过保长,新中国成立后因投机倒把坐过牢。后来父亲就没入团没入党。父亲一直教育子女:“你们好好读书,以后当个医生或者教师什么的,都不愁吃穿,还受人尊敬。”因成分不好,父亲师范毕业后没分配工作,回村当了会计,拜师学艺成了赤脚医生。父亲说得不无道理,作为一个放牛娃,能够走出农村找碗饭吃就不错了。不过,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里那些不只为自己而活、坚定为国为民而拼搏的党员形象,在我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如父亲所愿,师范毕业后我当了一名教师,年年被评为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学校党支部书记找我谈心,鼓励我入党。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党员?什么样的人是合格党员?我找不到确切答案,不要说我一个普通人,就是已入党的人,也不一定讲得清楚。要不要入党?我与父母沟通过,母亲让我自己决定,父亲却告诫我:“你的性格和能力,只适合老老实实教书,别去想其他的了。”可我没听父亲的警告,在老党支部书记的动员下,1997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校长和另外一名党员教师做了我的入党介绍人。1999年,镇党委一位干部找我谈话,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入党动机以及党的奋斗目标。到2000年年底,我便正式入了党。 2003年,从教师考进公务员队伍的朋友告诉我:你可以去参加公开遴选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在人生地不熟的县城,我通过了笔试、面试和体检。第三天县委宣传部领导带队到学校考察我,一位同事调侃:“不可思议,三天就改变了你的命运!”另一位同事说:“你只看到这三天。你可知道他在这三天之前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 在县委宣传部的9年,我获得过全县和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过省先进工作者称号。从一个编辑和记者,成长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 领导和组织也看到了我的成长,安排我到乡镇去锻炼了4年。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重回农村,也就重新认识了农村。我庆幸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留下了自己作为一个党员干部的脚印和汗水,见证了农村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踏上乡村振兴之路的历程。 而今,我在县委党校供职,当了党支部书记,成了发展党员的党员。如果我不追求进步,没入党,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常有年轻人问:“书记,我想入党,你看我合格不?”我回答他们:“只要追求进步,就会有希望!” 站在“两个百年”交会点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将激励我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书写自己的小小篇章。 |
- 上一篇:老屋、菜园、南瓜地
- 下一篇:处暑秋梨最养人 □马晓炜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