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践初心,多为群众办实事。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走心”办实事,“用情”解难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造就高素质队伍的强大动力—— 一双胶鞋踩踏泥泞 “广大烟农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今年烟叶种植需要注意的‘3个6’,希望今年大家的收成‘666’!”4月22日晚,灵宝市五亩乡白羊烟叶收购站内灯火通明。在红星小夜校,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李致新激情四射的宣讲让烟农们不时发出欢声笑语,打破了雨夜的宁静。 没有话筒、没有讲台,李致新挽着裤腿,踩在凳子上大声“喊”起了今年的烟叶政策和移栽关键技术,“台下”400余名烟农仔细倾听,他脚上那双沾泥的胶鞋格外引人注目。 “‘爱露脸儿’的李局长真是招俺们稀罕,每年种烟关键点,他都把政策和技术送到家门口!”五亩乡西淹村烟农李江坡高兴地说。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河南农大烟草种植专业毕业的李致新利用自身专长主动加入“讲师团”,为烟农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已为辖区内2500余名烟农送去“精神大餐”和“技术大餐。” 烟叶移栽前,李致新走遍38个种烟村,调查了2000余户烟农的种烟习惯,收集了300余户烟农的种烟“妙招”,因地制宜开展技术宣讲。那双沾泥的胶鞋就是他宣讲路上的“最好搭档”。 一节柜台俯首躬行 “谢谢,谢谢,多亏大家来帮忙!”4月23日,58岁的烟草专卖商户寇勤学紧紧拉住客户经理张建强的手,不肯松开。 几周前,刚接手四号线的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张建强有了“头号心病”——辖区内的烟草专卖商户寇勤学由于年纪大且有残疾,店铺又脏又乱,导致经营不善。对于老人来说,这个小店是他维持生计的唯一希望,帮助老寇解决眼前的难题,成了张建强的信念。 卷烟条线党员同志经过走访调研,根据老寇的实际,决定从店面形象、陈列设施等方面入手,帮助老寇的小店走上正轨。从4月2日一大早开始,张建强就领着几名“红马甲”,化身“店小二”,在寇勤学小小的柜台前忙碌不停。每次回家张建强都灰头土脸,可寇勤学的店铺却渐渐变了样。在“红马甲”的帮助下,老寇小店的形象和经营有了起色,他的皱纹也渐渐舒展开来。 老寇的故事只是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为卷烟零售商户“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局(分公司)紧盯卷烟经营中的困难商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商户增收,用“实事儿”让商户们的致富之路走得更稳健、更踏实。 一次“跑腿儿”温暖民心 4月23日,灵宝市烟草专卖局第四专卖稽查队(部)的专卖管理员孙思博骑车在雨中疾驰,车上放着的是烟草零售商户杜江峰“新鲜出炉”的烟草专卖许可证。 豫灵镇东桥村70多岁的商户杜江峰经营烟草商店已经10年有余。4月20日,孙思博通知老杜,他的“烟证”即将到期,需要及时网上申请延续。老杜攥紧手里的老年机发了愁——家里连个懂电脑的年轻人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杜大爷,我是咱们灵宝烟草的证件管理员陈晓亮,一会儿咱的专管员上门帮您网上申请延续,您在家耐心等一会儿。”来自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温情问候为老杜解了燃眉之急。 不一会儿,专管员孙思博就到了杜江峰的店里。经过老杜的授权许可,孙思博手把手教他网上操作。经过仔细的信息核对后,老杜的新证在办理大厅“呱呱坠地”,孙思博又化身“跑腿儿”小哥,将“热乎乎”的证书郑重地交到了杜江峰的手里。(张艺童) |
- 上一篇:一家人从浙江迁到郏县
- 下一篇:“土专家”送来种烟经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