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水东革命精神,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1月,太康县委、县政府开始建设“水东地委革命旧址复原工程”。连日来,太康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收集红色史料,充实革命历史陈列区展品,一大批革命文物穿过历史的云雾,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3月9日,一位90多岁的老人捐赠的一顶军帽格外引人注目。这位耄耋老人是该县毛庄镇叶庄村村民,名叫李继胜。他身材瘦小,古铜色的脸上爬满了刀刻般的皱纹,雪白的胡须飘逸在胸前。在抗美援朝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入朝作战,屡立战功。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什么都不曾留存,唯有那顶陪他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军帽被他一直珍藏着。那不仅是一个战争的符号,更是他一生的骄傲和荣耀!当他得知收集革命史料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将他视若珍宝的这顶军帽捐了出来。 帆布材质的军帽已非常破旧,头顶和帽檐上方的位置都有大大小小的破洞。透过斑驳泛黄的布料,仿佛能让人看到时光的年轮,把人的思绪带回到那血与火的战场。中间那枚鲜红的五角星,使这顶帽子有了灵魂,时至今日,它依然鲜红。 忆往昔红色水东,看今朝锦绣银城!日前,太康全县范围内的收集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短短几天时间,仅毛庄镇就收集到包括军功章、军用水壶、搪瓷缸、立功证明书等革命遗物60多件,收集到《毛泽东选集》《人民手册》《红旗》等革命旧书刊120多本。 |
- 上一篇:办证送玫瑰祝福新婚人
- 下一篇:敲锣打鼓送牌匾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